海军方面,荷“东印度舰队”分队,以“威廉亲王”号铁甲舰领衔,辅以“七省”号、“阿贾克斯”号巡防舰共七艘,彻底封锁德利海岸。
光绪六年二月至五月,棉兰战役进入尾声。荷军之策,非急于攻打主力,反而重在围点打援与焦土清乡。
荷军舰队依仗火力,彻底切断德利。我会设于新加坡、槟城商号之米粮、药材军火,以及经由马六甲民间“走私”之路线,几乎悉数断绝。德利地区,米价飞涨五倍,弹药日渐枯竭。李庚、董其德部虽有储蓄,亦难久持。
————————————————
远征军指挥官部,深谙“以华制华”之术。
其一,公开宣布“只诛首恶”。对本地“顺服”之华人甲必丹,如张士辉等,予以保护;对马来苏丹,许以战后特权。
其二,重金招降。远征军指挥部觅得原我军据点,此地残留三千余华工,多个华工头目主动投诚。荷夷许数人以“甲必丹”之位,并德利地区烟草园复开后重理契约招工,工资上浮五成。遂反,约三千余华工就地投降,为荷军前驱。此举对我军民士气打击甚巨。
五月初,荷军兵分三路合围。
东路军,沿“勿老湾-棉兰”铁路故道推进,遇抵抗则以炮火摧之。
西路军,安汶雇佣军,沿德利河逆流而上,专事扫荡我军侧翼据点。
武装水兵,则于“日里”故地登陆,断我军退往内陆之后路。
荷军非强攻棉兰,而系扫荡城外所有种植园与村落。
远征军下达“焦土令”:“凡德利地区,本地土着村庄有接济叛军嫌疑者,一律焚毁,鸡犬不留。”一时间,德利平原,烟焰蔽日,哭嚎震野。
至五月中,李庚、董其德诸部审时度势,知不可为。若死守德利地区,则必同归于尽。
三个月内,李庚多次以小股精锐,伏击荷军。其中,于“双溪乌拉”河谷设伏,诱敌深入,斩荷军先锋部近三百人,缴获甚多,稍挫其锐气。
然荷军支援不断,更有炮舰水兵登陆作战,合围压上,我军于“新埠”决战失利,伤亡惨重。
五月十七日夜,李庚等前线指挥官,毅然决定放弃德利。
率麾下军民自西向突出,退入内陆广袤之巴里桑山脉雨林。
光绪六年中至年底,战局进入第二阶段。
五月底,范德海金夺回德利地区控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