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两种方式,一种战争

九两金 是我老猫啊 4746 字 14天前

冯平爵士忧虑重重,“他不仅仅是要钱,他是在夺我们的话事权。他是在大张旗鼓告诉所有人,尤其是让那些鬼佬习惯,香港华人的事,他说了算。”

“再这么下去,香港就和澳门一样,成了陈姓的一言堂!我们这些在港经营多年的士绅,商人,岂不是被默认成了他的门下走狗?”

“不能再让他这么猖狂下去了。”

何源一拍桌子,“我们必须会一会他!如今英籍官绅抵触意见愈演愈烈,这一届港督下任之后,我等华人的处境还能维持平衡吗?!”

冯平爵士点了点头:“我赞成。但方式要讲究。我们不能像那些粗鄙的江湖人一样打打杀杀。我们代表的是体面,是秩序。”

他沉吟片刻,“以东华医院的名义,发一张请柬给他。地点,就设在医院的议事厅。时间,就定在下月初三。

陈九这个总会会长,神出鬼没的,天天藏在金山,他手底下的人也格外强硬。好不容易听说他到香港,看他敢不敢来我们这里,谈一谈本地的规矩。”

————————————————

会面的那天,天色阴沉。

东华医院议事厅内,长长的桌子旁,坐满了东华的董事。冯平爵士居中,何源等一众华商巨贾分列两侧,他们个个神情肃穆,准备给这个手越来越长的后辈一个下马威。

陈九只带了两个人。

一个是林怀舟,另一个是伍廷芳。

他的到来,没有丝毫的卑微或怯懦。平静地扫视了一眼满堂的“大人物”,然后从容落座。

“陈先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作为,真是后生可畏啊。”

冯平爵士率先开口,“只是,香港自有香港的规矩。香港华社,历经数十年经营,渐成今日格局。东华医院及各会馆、商会,虽力有未逮,然于调解纷争、兴医助学、代表华人向政府陈情等方面,未尝懈怠。我等作为本地乡绅,忝为华人喉舌,有责任为陈先生提点一二。”

“冯爵士请讲。”陈九淡淡地回应。

“香港华人,历来以乡情、宗族为纽带,由各大会馆、商会及我东华医院共同维系秩序。

这套行之有效的规矩,让我们华人在英人治下,也能安居乐业。”

冯平爵士喝了口茶,“陈先生的华人总会,以江湖之力,强行整合,虽一时有效,却恐有违人和,长远来看,未必是香港华社之福啊。”

何源老爷子更是直截了当:“陈九,明人不说暗话。你断了我们的劳工来源,抢了我们会馆的差事,现在连港府都开始听你的人说话。你这是要将我们这些老家伙,逼上绝路吗?”

陈九笑了。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了伍廷芳。

小主,

伍廷芳心领神会,从皮包里拿出一叠文件,分发给在座的每一位董事。

“冯爵士、各位前辈,东华医院及诸公会历年善举,惠泽乡梓,我深表敬佩。

金山的华人总会成立已经多年,如今总辖全美华人事务,不敢言功,但并无错漏之处,比香港强在,我陈九治下,无娼寮、番摊,烟馆。也无被白人欺压枉死之事。”

“我决议成立香港的华人总会,所为者,实是见民间多有疾苦,而旧有途径,或有力所不及之处。”

“诸位前辈邀请我来,我就与各位说说我的想法。”

“各位前辈请看。”

“这是我的团队对香港华人社区现状的一份调查报告。”

“第一,住房。南方乱战频发,香港的华人越来越多,超过七成的华人,居住在太平山、西营盘一带卫生条件恶劣的唐楼板间房内,人均居住面积不足二十平方尺(一点八平米)。

甚至一些笼屋,睡觉都不能抬头!

鼠疫、霍乱等传染病,每年都会夺走上千人的性命。”

“第二,劳工。在座各位的码头、仓库,一名成年苦力,每日劳作至少七个时辰,所得工钱,扣除工头抽水、帮派规费,勉强糊口。工伤、疾病,无人过问,死在工地,不过是草席一卷,扔去乱石滩,或者往海里一扔。”

“第三,妇女与儿童。湾仔、石塘咀一带,被卖为娼妓的女子,最小的年仅十岁。而华人适龄男童,入学率不足一成。”

他每说一句,在座董事们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各位前辈,”陈九的目光变得锐利,“你们说,你们维系的这套规矩,让华人安居乐业。请问,这安居在何处?这乐业又在何方?

你们口中的华社,包不包括这十几万在底层挣扎求生的同胞!”

“人人都言金山好,人人都向往金山?!告诉我,为什么?!

“我陈某到旧金山第一天,在唐人街见过最差最穷的居住环境也不至如此!”

“你们所谓的话语权,不过是向港督府转达一下你们自己的利益诉求!是你们顶级富商的俱乐部,是你们扬名的工具!

你们建医院,免费发药,值得称赞。但你们救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

因为这座冰山,正是由你们所维系的这套不公平的制度本身所造成的!

承担了这个名头,做了这件事,就要有做成做好的责任!做不好,就是一群酒囊饭袋,空挂慈善牌匾的猪!”

冯平爵士的脸色铁青:“你……你这是血口喷人!一派胡言!”

“是不是胡言,事实胜于雄辩。”

“做不好,就让有能力的人来做,不是约我陈某人来谈,如何瓜分这份名声和事务权!”

陈九毫不退让。他转向林怀舟。

林怀舟站起身,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各位董事,我无意冒犯。但作为一名医生,我只相信我亲眼所见。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走访了上环和西环所有的华人社区。”

她拿出另一份文件,上面是她亲手绘制的社区卫生状况图和一份详细的计划书。

“东华医院的善举值得尊敬,但中医中药在应对大规模烈性传染病时,力有不逮。香港需要一座现代化的西医院,需要一个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我和我的先生计划,在未来一年内,筹建香港华人医院及附属的华人护理及医学院。医院将为所有华人提供诊疗和防疫服务。医学院,则致力于培养我们华人自己的西医医生和护士。”

“这个计划,需要土地,需要资金,更需要港府的支持。而这些,我的先生和伍廷芳先生,已经与港督轩尼诗爵士进行了初步沟通。港督对改善华人社区卫生状况的提议,深表赞同。”

这番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在座所有董事的心理防线。

陈九不仅要夺走他们的经济和地下秩序的控制权,他甚至要染指他们最引以为傲、作为其权力与道德基石的慈善和医疗事业!

而且,他已经绕过他们,直接与殖民地的最高统治者达成了默契!

他们被架空了....

“你们……你们到底想怎么样?”冯平爵士问道。

陈九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充满活力与罪恶的城市。

“我不想怎么样。”

“我只是想换个活法。让我们的同胞,能活得像个人样。”

他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这些面面相觑的“大人物”。

“华人总会,欢迎各位以个人名义加入,共同为同胞福祉出力。至于东华医院……如果各位愿意合作,总医院的董事局,可以为你们预留几个席位。”

“当然,”他补充道,语气不带一丝感情,“只是席位而已。”

说完,他不再看任何人,牵起林怀舟的手,在伍廷芳的陪同下,径直走出了议事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