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获得枪械,准备外出

等顾南乔的车队彻底消失在国道尽头,方牧才用力将沉重的铁门轰然关上,插紧门栓。

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转身,目光灼灼地投向那个装着手枪的银色金属箱。

箱盖早已被周延铮和白池打开检查完毕后又合上,但方牧和郑凡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再次将它掀开。

五把黝黑锃亮、泛着金属光泽的5.8mm军版92式手枪,整齐地嵌在缓冲海绵中,旁边是码放整齐的弹匣和子弹。

这对于华夏男人而言,几乎是刻在基因里的渴望。

谁小时候没有买过一两把塑料枪,和三五朋友一起玩打仗游戏。

尽管养猪场之前也有枪,但三把枪基本被周延铮和白池这两个最有经验的人保管持有,最后一把也由方牧父亲谨慎收存,以备万一。

如今新增两把,意味着安防组的四名核心战力终于能实现人手一把!

“方哥!咱俩终于有自己的配枪了!”

郑凡几乎是虔诚地捧起一把,爱不释手地左右端详,手指小心翼翼地抚过冰冷的滑套和防滑纹路。

方牧同样激动不已,他拿起另一把,有些生疏却极力模仿着周延铮平时保养和操作的动作。

反复练习着插拔弹匣、上膛退膛的流程,每一个金属机件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都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直到周延铮沉稳的声音响起,才将两人从兴奋中拉回现实:“好了,枪有的是时间熟悉。先干正事,回头我系统教你们枪械知识和射击要领。”

方牧和白池这才依依不舍地将手枪小心放回箱内。

周延铮所说的“正事”,是立刻对刚刚与“蚂蚁”的首次交易进行复盘,并据此制定养猪场下一步的战略方向。

由于这次讨论内容和三个小组的关系都相当密切,方牧决定仍在监控室召开紧急会议,三个小组的核心成员需全部到场,方便大家面对面交流。

在讨论之前,李穗岁首先通报了刚刚那令人沮丧的询价结果:“我问过了,我们的冷冻肉和肉干,兑换比例极其悬殊,差不多要4公斤才能换他们1个1kg的罐头。”

“什么?!凭什么!”

负责养猪的李浩然第一个炸了毛,脸上写满了愤懑和不平,“都是猪肉,我们的肉干哪点差了!”

方牧若有所思,迅速翻出货单,指向末尾那行小字:所有物品按热量、保质期、稀缺性统一换算为“1kg标准猪肉罐头”计价,最终解释权归“蚂蚁”所有。

白池冷静地接过话头,开始抽丝剥茧地分析:“在动荡的末世,我们的猪肉干在‘稀缺性’上绝不逊于罐头,‘热量’也大致相当。

那么,造成这天壤之别的,只可能是最关键的因素——保质期。”

白池抽丝剥茧般分析着,通过两个对比,很快找到问题所在。

“白池分析得没错,”

李穗岁印证道,“我在他们电脑的计算公式里看到了,‘保质期系数’这一栏,猪肉干只有0.5,而罐头高达3。”

这样,实际就堵死了养猪场想要通过自我生产来交易的想法,因为他们无论如何精耕细作也生产不出和罐头那样的长达两三年保质期的食物。

这条路,从根源上就被堵死了。

“既然这样,”方牧沉声道,“这些好东西,还不如留给我们自己人吃!”

现实的情况迫使养猪场必须转变思路。

想要继续从“蚂蚁”那里换取生存物资和宝贵信息,提升整体生存能力,就必须放弃之前的“闭关锁国”,重新走向外部世界,搜寻有价值的“硬通货”。

三位代表迅速汇总了组内意见,很快达成共识:正式废除之前的“闭关锁国”策略,转向有序的外出搜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