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最是煎熬。
每一个被迫参与战争的人,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会丧失一部分自我,在每一日的煎熬中丧失自我,除了发动战争之人。
在城中清点了半日物资的唐云,终于算是彻底了解了南军的窘境。
说句老实话,即便是没有筹集粮草,南军的物资也够用,够吃够喝。
问题无关于城中有多少粮草,而是战争要持续多久。
南军就如同一个饿怕了的孩子,食物充足的前提下,哪怕吃饱了,也要将肚子塞的满满的。
他饿习惯了,怕明天又会饿。
当食物变的不是那么充足时,这个习惯挨饿的孩子就会愈发的节省。
当食物不但变的不那么充足,不但要节省,甚至可能继续挨饿,哪怕有食物,也要没饿硬挨,没苦硬吃。
起初,唐云不理解,现在,理解了。
敌军人数未知,粮草自然是越多越好。
唐云详细计算了一下,最终发现了一个令他惊恐的事实,那就是甭管有多少粮草,南军都能吃完,别说一天三顿,一天五顿,他们都没任何问题。
唐云想起了来南关时在官道上见到的百姓,多是面黄肌瘦,大虞朝,并非是只有南军挨饿,百姓,似乎普遍都吃不饱。
吃不饱的军伍,保护着吃不饱的百姓,这世道,无比的操蛋。
原本筹到大批粮草的喜悦,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唐云开始思索,思索着问题的解决之道。
他问了牛犇,牛犇觉得他有点咸吃萝卜淡操心,皇帝也天天想这事,不照样没解决吗。
他问了阿虎,阿虎怕自家少爷伤心,因此以没读过书为由,让他云问马骉去。
马骉傻乎乎的乐着,说现在比前朝好多了,至少军伍不是“那么的挨饿”,不出阿虎的意料,小马同学被唐云给喷了一顿。
被喷了一顿的马骉觉得唐云就是没事找茬,难得露出了片刻的思考表情后,让唐云问薛豹去。
薛豹可不傻,他说他已经离开军营十几年了,脱离人民群众十几年了,这十几年来一直都在王府中蹭吃蹭喝,人世间的疾苦,他不太了解。
唐云想继续骂人。
别人装傻充愣,他可以理解。
这些受害者,这些连饭都吃不饱却要保家卫国的受害者,怎么可以也装傻充愣?
没等唐云继续骂,战鼓响彻了整座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