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班子里的暗流与无声的较量

“林县长,久仰大名啊!”孙海峰的声音中气十足,带着点本地口音,“这么年轻就当县长,前途无量!以后政府这边的工作,还要你多操心,我们这些老家伙,给你打打下手!”这话听着像是恭维,但“年轻”、“操心”、“老家伙”、“打下手”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却透着一股浓浓的轻视和挑衅意味。他握着林宇的手,没有立刻松开,反而微微用力,像是在试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浩宇清晰地感受到了对方手掌传来的力道和那股刻意释放的压力。他神色不变,手掌纹丝不动,仿佛对方握着的是一块温润的玉石,既不硬抗,也不退缩,只是稳稳地承接着。他嘴角甚至勾起一抹极淡的、近乎礼貌的笑意:

“孙县长言重了。您是前辈,经验丰富,云海的情况您最熟悉。以后政府的工作,还需要您鼎力支持,我们一起努力。”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稳。同时,他手腕极其自然地微微一转,一个巧妙的卸力,不着痕迹地将手抽了回来。

孙海峰只觉得一股柔韧的力量滑开,自己施加的力道落了个空,心中微凛,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只是眼神更加阴沉了几分。

接下来是纪委书记王强,一个面容严肃、不苟言笑的中年人,握手时也只是简短地说了一句:“林县长,欢迎。纪律方面,有需要随时找我。” 公事公办,不冷不热。

组织部长赵芳,四十岁左右的女性,笑容温和,眼神却带着谨慎的打量:“林县长好,组织口一定全力配合政府工作。” 话语得体,但距离感明显。

宣传部长孙伟,戴着眼镜,显得有些书卷气,握手时笑容热情:“林县长年轻有为,是云海的新气象!宣传工作我们一定跟上!” 态度相对积极。

县委办主任马卫国,精干的中年人,笑容殷勤:“林县长好!以后您工作和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办公室!” 姿态放得很低,眼神却透着精明。

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吴建军,皮肤黝黑,看起来像个老农,握手时很实在:“林县长,欢迎!以后多到田间地头走走!” 态度朴实。

一圈介绍下来,林浩宇清晰地感受到了各种目光:好奇、审视、观望、冷漠,以及以孙海峰为代表的毫不掩饰的轻视。郑国栋的深沉,张海的圆滑,孙海峰的倨傲,王强的严肃……各种握手的力度、笑容的温度、话语的弦外之音,都在无声地传递着这个班子的复杂生态和他这个“空降兵”面临的微妙处境。

“好了好了,外面风大,大家别站着了!”陈国华热情地招呼着,“周部长,林县长,会议室都准备好了,咱们先开个简短的见面会?”

“好,听国华书记安排。”周正明笑着点头,目光扫过众人,尤其在孙海峰脸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示意味。

一行人簇拥着周正明和林浩宇走进县委大楼。楼道里有些昏暗,墙壁斑驳,透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林宇步履沉稳,目不斜视,对周围或明或暗的打量目光视若无睹。他那份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沉稳和刚才面对孙海峰试探时的从容应对,让一些原本心存轻视的人,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连郑国栋镜片后的目光都多了几分深意。

这个小县长,似乎……没那么简单?

进入布置简洁的常委会议室,众人按排名落座。周正明坐在主位,陈国华和林宇分坐两侧。

会议开始,陈国华首先代表县委县政府致欢迎词,热情洋溢,对市委和周部长的关心表示感谢,对林宇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云海县情(自然是挑好的说)。接着,周正明代表市委宣读了任命文件,正式任命林浩宇同志为云海县委副书记、常委、委员,提名为云海县人民政府县长人选。周正明的讲话严肃庄重,强调了市委对云海班子建设和发展的重视,对林浩宇同志的能力和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措辞官方但份量很重),并提出了几点希望和要求。

轮到林浩宇表态发言了。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身上,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

林浩宇站起身,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沉稳,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会议室里细微的杂音:

“衷心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感谢周部长亲自送我赴任,感谢陈书记和各位同志的热情欢迎。”

“云海县历史悠久,人民勤劳。能到云海工作,与同志们并肩奋斗,服务云海人民,我深感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

“我长期在军队服役,对地方工作相对陌生。到云海后,我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向陈书记学习,向各位老同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云海人民学习,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

他的态度放得很低,提到了“学习”和“陌生”,这让孙海峰等人嘴角不易察觉地撇了撇,眼中的轻视似乎更浓了些。果然是个雏儿!

然而,林浩宇接下来的话锋,却让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了。

“同时,”林浩宇的语气没有丝毫变化,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政府工作的核心是发展,是民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围绕云海的发展和云海人民的福祉。”

“我这个人,在部队养成了习惯,做事喜欢直来直去,讲求效率,注重实效。不喜欢空谈,更厌恶推诿扯皮、阳奉阴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