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队正脸色煞白,狠狠瞪了王审知一眼,带着人马悻悻离去。王潮走到弟弟身边,低声道:"你做得很好,但要记住,战场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刘队正掌管粮草,你还是要给他留些面子。"
夜幕降临时,王审知独自坐在新挖的厕所旁,看着士兵们举着松明火把排队如厕的奇特景象。远处传来阵阵歌声,那是李百夫长教弟兄们唱的《卫生歌》——王审知将防疫知识编成了通俗易懂的歌谣,用当地小调的旋律唱出来:
"洗手歌哟嘿,洗手歌~
饭前便后要洗手啰~
煮沸水哟嘿,煮沸水~
喝了不生病来不遭罪~"
粗犷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竟给这死气沉沉的军营带来几分生机。
"明远,"阿福提着灯笼走来,光照亮了井台边新刻的三个大字:"饮水处"。"李百夫长说明天要带弟兄们帮其他队挖厕所,问你要不要一起去。"
王审知望着满天繁星,突然想起现代实验室里的培养皿。那些看不见的细菌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与人类的智慧进行着一场静默的战争。而他,一个来自未来的文科生,正用最原始的方式,为这支溃军开辟着一条通往生存的道路。
"阿福,"他突然开口,"明天我们教大家用草木灰代替皂角洗手吧。我记得《本草纲目》里说过,草木灰能去污解毒。"
灯笼的光晕在夜色中扩散,将两个年轻的身影拉得很长。远处的帅帐依旧灯火通明,没有人知道,这场关于卫生防疫的争论,将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这支军队的命运——当其他义军队伍因瘟疫减员过半时,王绪的部队却保持了大部分战斗力,这为他们日后在福建立足打下了坚实基础。
更没有人料到,这些简单的卫生措施,将会随着这支军队的南征北战,逐渐传播到整个福建地区,成为当地百姓对抗瘟疫的常用方法。而王审知这个名字,也将因此被写入地方志书,成为闽地防疫史上第一个被记载的人物。
但此刻的王审知,只是默默望着星空,思考着明天该如何用最少的资源,拯救最多的生命。
"走吧,"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去看看病号营那边还需要什么。"
灯笼在夜色中摇曳,照亮前路,也照亮了一个穿越者在这个乱世中,用知识开辟出的非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