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贸易的突破

通过王老汉的秘密牵线,一次极度隐秘的会晤在双方势力交界处一座废弃的砖窑内进行。林烽只带了老赵和两名绝对可靠的警卫,对方则是陈老爷那位精明的孙管家。

没有寒暄,林烽直接展示了带来的煤炭样本——几块乌黑发亮、质地坚硬的优质无烟煤。孙管家显然是识货之人,拿起煤块仔细查看,掂量,甚至用随身的小刀刮下粉末查看,眼中闪过惊讶和贪婪的光芒。

“林队长,这可是好东西啊!”孙管家压低声音,“如今市面上,这等硬煤有价无市!皇军……呃,鬼子那边的大厂、铁路,还有城里的富户,都抢着要!”

林烽单刀直入:“孙管家,明人不说暗话。我们山里发现了这个矿,量不小。但我们缺东西,缺得厉害。我想用煤,长期、稳定地换我们需要的物资。”他递上那份精心拟定的需求清单。

孙管家看着清单,沉吟片刻。他深知与“山匪”做大宗交易的风险,但煤炭的利润和陈老爷暗中支持抗日的心态加之林烽队伍近日声名鹊起,显示出强大潜力,最终让他下了决心。

“林队长,此事风险极大,但老爷吩咐,只要能打鬼子,陈某愿冒此风险。这样,由我们陈府出面,利用我们的商号和人脉,采购你们所需的物资。你们提供煤炭,我们在约定地点交接。量由小到大,看看风声。如何?”

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商贸”伙伴关系,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初步达成。陈府利用其合法的商业网络采购物资,大大降低了“山鹰支队”直接暴露的风险。

紧接着,建立秘密交接点的计划迅速实施。老赵亲自带队,在鹰嘴崖与敌占区之间的荒山野岭中,精心选择了数个极其隐蔽的地点——可能是密林深处的山洞,可能是干涸河床的乱石滩,可能是废弃的窑洞。交易采用“不见面”的方式:一方提前将货物放置在约定地点,做上隐蔽标记,另一方在规定时间内取走,并放下等价的煤炭或下次交易的定金。联络则依靠事先约定的、极其复杂的信号系统,如某棵树上的刻痕、某块石头的位置变动等。这套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员接触带来的风险。

小主,

紧张的筹备后,第一次大规模贸易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夜晚悄然进行。根据约定,“山鹰支队”的生产分队提前将数吨煤炭,分装在结实的麻袋中,由队员们利用夜幕掩护,艰难地运送到一号秘密交接点——一处远离道路的密林洼地。他们仔细掩盖好足迹,留下确认信号,然后迅速撤离。

次日夜晚,另一支小队怀着忐忑的心情前往交接点。当拨开伪装用的树枝,看到堆放在那里的几个沉重木箱和麻袋时,队员们激动得几乎要叫出声来!

物资顺利运回鹰嘴崖。打开木箱,里面是珍贵的西药磺胺片、消毒药水、一大包雪白的食盐、几匹厚实的粗布。还有几个箱子,装满了收集来的破铜烂铁、废枪零件、甚至一些铜钱和少量硫磺块。最让人惊喜的是,还有一个较小的箱子,里面整齐地码放着黄澄澄的步枪子弹和几个罕见的波波沙弹鼓!

这次交易的成功,意义非凡。它不仅解决了药品和食盐的燃眉之急,更证明了通过煤炭建立稳定贸易渠道的可行性。

当天深夜,万籁俱寂。林烽独自一人留在支队部岩洞深处,将换回的那些沉重的金属物品——废铁、铜元、铜线等,逐一捧在手中。随着他意念闪动,这些冰冷的金属如同被无形的火焰吞噬,悄然消失在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