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阴影下的火光

浅洞内,篝火的光芒跳跃着,在粗糙的岩壁上投下摇曳不定的影子,驱散了部分黑暗和寒意,却也映照出几张疲惫却不再完全绝望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罐头肉食加热后的油腻香气,混合着柴火的烟味和淡淡的血腥与硝烟气息,构成一种奇特而真实的战后氛围。

饱餐一顿带来的满足感,是任何语言都难以形容的。长久被饥饿折磨的胃袋终于被温暖的食物填满,虚弱的身体仿佛干涸的土地得到了雨水的滋润,重新焕发出一丝生机。大牛手臂上包扎着干净的纱布,虽然还隐隐作痛,但脸上已有了血色,正小心地擦拭着那把缴获的刺刀,眼神里不再是纯粹的恐惧,多了几分对武器的敬畏和依赖。顺子裹着日军的军毯,靠在火堆旁,昏昏欲睡,但紧绷的神经显然放松了许多。狗蛋躺在林烽身边,身上盖着破棉袄和军毯的一角,呼吸平稳,熟睡的小脸上甚至有了些许安详。

暂时的安全与温饱,让这个小小的团体获得了一丝宝贵的喘息之机。

“家伙怎么分?”老赵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务实。他的目光落在并排放在火堆旁的那几样最重要的战利品上:保养良好的三八式步枪、两个子弹盒、两枚香瓜手雷。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林烽几乎没有犹豫,指向那杆步枪:“赵叔,这枪你来用。”他的决定干脆利落。老赵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枪在他手里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也能给队伍带来最大的安全感。这是对能力的认可,也是对责任的托付。

老赵深深看了林烽一眼,没有推辞,默默地点了点头。他拿起步枪,熟练地再次检查枪机、弹仓,动作沉稳有力,仿佛这杆枪本就是他手臂的延伸。一种无形的、基于实力和信任的权威,在沉默中得到了确认。

“手雷,”林烽拿起那两枚沉甸甸、形如香瓜的九七式手雷,掂量了一下,“我拿一个,另一个…赵叔你也带着,以防万一。”这种武器威力大,但使用需要胆量和技巧,林烽自知经验不足,但必须有人掌握这种近战杀手锏。他自己留一个,既是一种担当,也是为关键时刻留一手。

老赵再次点头,接过一枚手雷,别在腰后。

剩下的子弹由老赵统一保管分配。缴获的粮食和物资则由林烽统筹,计划着每日的定量,确保能支撑更久。

分配完毕,一种新的秩序和力量感在小队中悄然建立。他们不再是只有一根木棍和几块石头的难民,而是拥有制式武器和补给的战斗小组了,尽管依旧弱小,但底气已然不同。

“林…林哥,”大牛有些怯生生地,又带着渴望看向林烽和老赵,“这枪…这手雷,咋用啊?俺…俺也想学。”顺子也抬起头,眼中流露出同样的神色。乱世之中,掌握武器就是掌握生存的主动权。

林烽看向老赵。老赵没有废话,直接拿起步枪,开始讲解最基本的操作:如何拉枪栓上膛,如何瞄准(简单的三点一线),如何击发,以及最重要的——保险在哪里,如何避免走火。他又拿起手雷,讲解如何拔掉保险销,如何握持,如何投掷,以及爆炸的大致延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