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一次交锋,调阅卷宗被拒!

接下来,是等待。

林渊表现得和往常一样,看文件,处理日常信访,甚至还饶有兴致地听李卫东讲了半个小时关于如何应付“缠访户”的经验。

小主,

信访室的其他人,却在私底下议论纷纷。所有人都知道了林副书记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公安局。绝大部分人都和李卫东一个想法:这年轻人,太莽撞了,要栽跟头。

他们等着看笑话,等着看这份公函石沉大海,等着看林渊灰头土脸地收场。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交警支队的反应,快得惊人。

第三天上午,就在林渊规定的最后期限,一份同样来自交警支队的红头回函,由专人送到了市纪委信访室。

李卫东第一个拿到了回函,他捧着那份文件,手心全是汗,感觉比捧着一份判决书还紧张。他没敢拆,直接送到了林渊的办公室。

“林书记,回……回函来了。”

林渊正在看一份关于农村土地纠纷的信访材料,闻言,他抬起头,脸上没有丝毫意外。

“念。”他只说了一个字。

“啊?我……我念?”李卫东愣住了。

“念吧,让我也学习一下兄弟单位的公文写作水平。”林渊的嘴角,勾起一个微不可查的弧度。

李卫东咽了口唾沫,颤抖着手拆开了文件袋,清了清嗓子,用一种近乎宣读圣旨的语调,一字一句地念了起来:

“关于贵单位《协助复核信访事项的函》的复函。”

“中共江城市纪委信访室:”

“贵单位来函收悉。关于函中提及的三年前城西立交桥交通事故一案,我单位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核查。经查,该案当时已由我支队事故处理大队依法处理完毕,相关卷宗已根据《公安机关档案工作规定》第XX条第X款,归入‘已办结长期档案’,并于两年前移交至市公安局档案中心统一封存管理。”

念到这里,李卫东停了下来,抬头看了一眼林渊,眼神里透着“果然如此”的意味。这是官场上最常见的“踢皮球”,把事情推给另一个部门。

林渊面无表情,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

李卫东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下念:

“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公安机关内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凡涉及刑事、治安案件的原始卷宗,特别是可能包含技术侦查手段、证人隐私信息等内容的材料,属于内部机密文件。跨系统调阅,需经市委政法委及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共同审批,并履行严格的保密交接手续。”

“鉴于贵单位此次协查请求,仅为复核普通信访事项,尚未构成正式立案调查,程序上暂不满足调阅涉密卷宗的条件。为确保档案安全及保护相关人员隐私,我单位暂无法提供该案原始卷宗,敬请贵单位谅解。”

“特此函复。”

落款是“江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盖着一个鲜红的大印。

念完,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李卫东拿着那张纸,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

这份回函,堪称滴水不漏,是机关公文写作的典范。通篇没有一个“不”字,态度谦和,理由充分,引经据典,将拒绝的理由说得冠冕堂皇,让你挑不出半点毛病。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你想看卷宗?可以。先去政法委找书记签字,再去公安局找赵局长签字。但你只是个信访复核,级别不够,所以我们不能给你。我们是按规定办事,请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