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板上的数据流还在滚动,路明的手指停在半空。刚才那条异常信号已经消失,但他在记录中留下了标记。他没有叫人,也没有发出警报,只是把那段波形单独截取出来,存入加密区。
他调出西区阵列的通行日志,时间倒回一个时辰前。系统显示,唯一能接入外网的节点是三号中继站,而那个节点本该处于休眠状态。他翻看维护记录,发现有人在昨夜修改了运行模式,权限等级为高阶执事以上。
这不是误操作。
他合上日志,起身走到墙边的符纹柜前,抽出一枚暗红色的符牌。符牌边缘有裂痕,像是被火烧过。这是“影契符”,多年前与一名叛逃弟子短暂缔结过联系,后来断开,但残留的气息还能用一次。
他将符牌按在玉板感应区,输入追踪指令。屏幕闪烁几下,跳出一片模糊地图。某个红点在边境区域缓慢移动,位置靠近外部势力临时驻地。信号很弱,时断时续,但足以确认对方有人携带同源气息。
他立刻写下三道密令。
第一道发往暗部:派三名游方修士潜入驻地外围,重点记录轮值表、训练时间、法术波动频率。第二道调取模拟赛所有录像,重新分析敌方出手节奏。第三道封锁三号中继站,禁止任何人接触设备,违者按内务条例处置。
传令符飞出殿外,消失在夜色里。
两天后,第一批情报送回。
三名探子轮流传来消息。他们混在交易集市中,观察到对方每日清晨进行集体操练,持续两个时辰。主力成员共七人,其中一人被称为“玄锋”,常居阵型中枢,负责联动攻击。他的法术多以直线穿透为主,配合两名侧翼辅助者形成夹击。
路明打开能量波谱图,对比多次训练数据。他注意到,在三次联合施法过程中,“玄锋”的灵力输出都有短暂延迟,大约零点二息。这个时间极短,几乎无法察觉,但在高强度对抗中足以成为破绽。
他又调出模拟赛录像,逐帧比对。当李冲在破阵时出现迟疑,曲线波动与“玄锋”的延迟高度相似。不是巧合,而是习惯性节奏偏差。这类问题很难靠训练纠正,往往是长期形成的施法惯性。
他继续查看后续情报。
对方营地设有反窥测结界,普通手段无法深入。但探子通过监听周边灵气扰动,判断出他们常用一套双线战术:先以远程压制打乱阵型,再由高速单位穿插分割,最后集中火力击溃核心。整个过程讲究节奏紧凑,不容中断。
路明盯着屏幕,手指轻敲桌面。
如果他们的打法依赖节奏连贯,那么只要打断一次衔接,就能让后续攻势瘫痪。而“玄锋”的延迟,正是最佳切入点。
他启动推演系统,构建虚拟战场模型。输入敌方七人配置、法术类型、移动速度和出手间隔。然后加入己方十一人数据,运行对抗方案。系统连续计算十七次,筛选出三种有效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