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尝试方法频受挫

这不是控制,是引导。

他调出三次失败实验的底层日志,逐帧查看能量回流起点。画面缓慢推进,在每次脉冲爆发前0.3息,符金丝编号对应的节点都会有一次极细微的能量扰动。这种扰动不在常规监测范围内,普通仪器无法捕捉。

他放大那一帧的画面。

扰动不是来自外部输入,也不是系统内部延迟。它像是某个节点在极短时间内失去了响应能力,然后又恢复正常。整个过程不到一瞬,却正好发生在能量流向逆转的临界点。

他把这一现象单独截取出来,命名为“静默扰动01”。

标记完成后,他下令将该参数纳入下一轮监测清单。同时取消原定的第四轮全面测试,改为小范围试探性注入,仅允许使用最低功率信号。

命令发出后,他靠在座椅上,手指轻轻敲击台面。

第一批专家已经到场超过八个时辰,三次联合实验全部失败。团队内部出现动摇,外界合作方开始收缩权限。表面上大家还在执行指令,但实际上,行动节奏已经被挫败感拖慢。

他不想再看着他们用已知的方法去碰壁。

这些方案都建立在现有法则基础上,而眼前的问题,可能根本不在这个框架内。符金丝的异常、远程协议的后门、静默扰动的时间点——这些线索指向一个更深的机制,不是靠堆叠手段能解决的。

他起身走到储物格前,取出一块空白玉简。将“静默扰动01”的数据刻录进去,封存备用。

回到主控台,他调出七号舱的结构图,重点标注符金丝连接节点。这条线路原本只是辅助导能通道,设计上不具备调控功能。但它现在表现出来的行为,像是一道开关。

谁在控制它?

灰袍人留下的远程协议已经切断,物理部件也更换过,可问题依旧存在。说明触发条件不是某一个单独元素,而是多个因素组合后的结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开始怀疑最初的判断。

也许问题从来就不在于“有没有后门”,而在于“后门是如何被激活的”。

他重新打开实验日志,查找第一次异常出现时的环境参数。温度、气压、磁场强度、周边人员流动……一项项排查。

当他翻到能量回路初始化记录时,注意到一个细节。

七号舱在正式运行前,曾进行过一次预热校准。那次操作由系统自动完成,流程合规,无人干预。但在校准结束的瞬间,主控台接收到了一条额外指令包。来源显示为“本地终端”,但操作记录里没有对应的动作。

这条指令包没有被执行,被系统判定为冗余数据,自动丢弃。

他调出原始代码段,逐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