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护国将军(一)

“而且二十多岁,正是少年意气之时,此诗倒是应景,想来其在云南起兵之时,已经是许多年后了吧?”

马皇后坐在朱元璋身侧,轻笑着说道。

南宋。

“环顾中原谁是主,从容骑马上峰巅啊……”

辛弃疾叹了口气,此刻已经垂垂老矣的他,只觉得对这位未曾谋面,只知晓其姓名的将军,从其诗中,便能够看到好一副少年意气的模样。

遥想当年,自己似乎也是这般。

“无论是帝制,还是民国。”

“造反,亦或是起义。”

“起码,能够为自己的理想而战,你的一生,一定是精彩的。”

对此,辛弃疾羡慕不已。

想当年,自己又何尝不是想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只可惜,往事如云烟,再无可能了,只能在心底默默地祝福这位蔡将军如愿了。

东汉末年。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忍不住也吟了句自己的诗,十分赞许的点了点头。

“二十余岁作此佳句,此人是有大志向的。”

【那时他风华正茂,豪气干云,戴着日本学成归来的“士官三杰”之一的桂冠,成为各路封疆大吏、军阀政要争相延揽的主角。】

大唐。

武则天眉头微皱。

“虽说这时候那什么抗日战争还没有开始,但那清朝已经和倭奴打过甲午战争了吧?”

“什么赔款条约也签了。”

“这时候去日本学什么?”

“争相招揽?这么说这清国对于去倭奴那边留学的人并不排斥?”

心中疑惑,但这种事情只要稍微想想,也能够清楚其中原因。

无非就是,后世的‘科技’之类发展过快,清朝落后,这些在外国学成归来的学子,自然是香饽饽。

可是,不管怎么说,一旦和这日本扯上关系,特别是日本这名字还是她给起的,就一阵的让她感到反胃。

东汉末年。

“士官三杰?”

看到刘关张三人的目光,诸葛亮羽扇轻轻摇晃。

“此前天幕曾提及过西湖三杰,岳飞,于谦,张煌言。”

“想来这士官三杰,应当也是后世的英雄人物,或是重要人物。”

“至于士官一词想来是后世词汇,不过亮猜测应该是军官之职。”

大清。

乾隆叹了口气。

虽说天幕不给他看重要的人物具体信息,但是部分大方向的内容,他还是能够看到的。

“从日本留学回来,军阀争抢?”

“我大清此时已经是暗流涌动,那什么武昌造反,不过是临门一脚罢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又怒从心中起。

“慈禧这该死的老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