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突然出声:“群里有人说,铁幕最近在约私赛。对手都是二线队伍,全被零封了。还有人说他们换了指挥位,但不确定是不是真的。”
沈逸立刻问:“有没有提到新指挥的打法风格?”
“没细说。”小舟摇头,“就一句‘比以前更稳了,打得人喘不过气’。”
沈逸回到主控台,把所有信息汇总到一块屏幕上。左侧是星语提取的文字记录,中间是林悦整理的操作规律,右侧是小舟收集的社群反馈。
他一条条对比。
忽然,眉头皱起。
“有问题。”他说,“星语找到的帖子里说他们是高压推进型打法,可林悦分析的录像显示,他们在顺风局反而打得慢,控资源不强推。”
林悦点头:“我也觉得奇怪。明明有机会一波,但他们选择回城补装,等下一波兵线。”
小舟插嘴:“会不会是故意藏实力?”
“不是。”沈逸切换画面,“看这里,第三场第十分钟,他们拿下大龙后没有逼高地,而是分三路带线。这种打法不适合快节奏队伍,更像是为了拉扯对方阵型。”
星语停下敲键盘的动作:“所以他们其实擅长消耗战?”
“可能。”沈逸说,“但为什么社群都说他们凶狠?”
林悦翻了几页笔记:“我注意到一点。那些说他们激进的,基本都是打过低等级比赛的人。而提到他们稳健的,都是和强队交过手的玩家。”
沈逸眼神一动。
他重新排列数据,按对手强度分类。结果清晰浮现:面对弱队时,铁幕倾向于快速碾压;面对强队,则转入控图耗资源,极少冒险开团。
“明白了。”他说,“他们不是单一风格。是根据对手调整打法。”
小主,
房间里气氛变了。
小舟不再懒散地靠在椅子上,坐直了身子:“意思是,他们会研究我们?”
“一定会。”沈逸说,“而且比我们想象得更快。”
林悦声音低了些:“那我们之前的战术……还能用吗?”
没人回答。
沈逸看着屏幕上的初步档案,光标停在命名框。他输入四个字:“铁幕·初版”。
下方列出三条总结:
一、战术弹性极高,能依据对手特性切换节奏;
二、团队执行严密,几乎没有配合断档;
三、指挥预判精准,常在开战前三秒完成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