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你也不该主动引导战火西向!那是将杀戮引向他处,与蒙古帮凶何异?”郭靖痛心疾首。
小主,
他沉默片刻,望着漆黑的夜空,缓缓道:“郭伯伯,我知你心中侠义,是锄强扶弱,保境安民。但您可曾想过,若蒙古主力持续南侵,大宋能撑多久?届时死的,又何止百万?我用五年时间,为宋国换来喘息之机,或许能寻得转机。此乃以小换大,不得已而为之。”
作为穿越者,杨过心中有着郭靖无法理解的宏大叙事。
“师父,您可知西方未来会如何?他们强盛之后,亦会东侵,带给东方的苦难不会比蒙古少!今日我引导蒙古西向,若能借此机会,遏制西方崛起,或许能改变千年气运!这是一次东方压制西方的绝佳机会,错过了,将永不再有!一时的杀戮,若能换来长久的安定与东方的强盛,这罪孽,我杨过一人背负!”
“荒谬!”郭靖怒道,“为未发生之事而先行不义,此乃魔道!过儿,你聪明一世,何以在此事上如此糊涂!强者当以仁德服人,岂能玩弄阴谋,嫁祸于人?你这般作为,与那……与那蒙古人有何区别?!”
“郭伯伯!”杨过也提高了声音,“您的大仁大义,在当今乱世行得通吗?襄阳城下,靠仁德能退敌吗?有些路,注定孤独,也注定肮脏!但我问心无愧!”
最终,郭靖长长叹了口气,眼中尽是失望与疲惫:“过儿,帝王之心,深似海。你今日之言,或许能暂缓南侵,却也可能开启更大杀劫!引狼入室,终非正道!哎,你……好自为之吧。”说罢,转身离去,背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沉重。
杨过伫立原地,凝视着郭靖身影消失的夜色。
清辉如水的月光,照见他脸上清晰的落寞。
一条孤绝的路已在脚下展开。
他知道,自己与郭伯伯,终究走到了分道扬镳的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