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苏记美食县城店开张

“开店!”苏夏斩钉截铁,“在县城开一家自己的店,直接面向消费者,这才是长久之计!”

“开店需要资金、人手,还有手续。”顾琰提醒道。

“我知道,咱们得一步一步来。”苏夏说,“先解决眼前的问题,把单位食堂的订单做好,积累些资金和经验。同时,派人去县城打探适合开店的地段和价格。”

顾琰点点头:“确实需要细致规划。开店的事,交给我去打听吧。”

接下来的日子,苏家村变得更加忙碌。苏夏组织村民成立了专门的“配送小组”,负责按时将新鲜蔬果送到各个单位食堂。为了保证供货稳定,她还特意扩大了种植面积,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顾琰经常往返于村子和县城之间,一方面协调各单位的供货事宜,一方面默默寻找合适的店铺。

一天晚上,顾琰从县城回来,带回一个好消息。

小主,

“苏夏,我找到个合适的店面了!”顾琰脸上难得露出兴奋的表情,“位置很好,在县城西街,周围住户多,人流量大,离几个学校也近。”

“租金多少?”苏夏直奔主题。

“每年八百元。”

苏夏倒吸一口凉气。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面积多大?”

“二十多平方米,前铺后房,可以住人。”

苏夏开始算账。目前各单位食堂的供货已经有了稳定收益,苏记美食在镇上的销售也恢复正常,手头积攒了一些资金。但租金、装修、设备、首批货物,加上日常开销,没个两千元下不来。

“资金确实是个问题。”苏夏咬着嘴唇,“要不,咱们发动村民集资?”

“集资?”顾琰有些意外,“你想让村民入股?”

“对!咱们可以先拿出一部分股份,让村民参与进来。这样既能解决资金问题,也能让大家更有干劲,毕竟那是自己的店!”

顾琰思索了一下:“这主意不错。不过得先给村民算清楚账,让他们知道这钱投下去有多少回报,风险在哪里。”

“当然!我准备召开村民大会,详细说明情况,自愿参与,绝不勉强。”

第二天,苏家村的大槐树下聚集了全村的大人,苏夏站在一块石头上,向大家介绍县城开店的计划。

“乡亲们,咱们的改良作物种出来了,产量也高,但销路受限。我和顾大哥商量了,准备在县城开家店,直接把咱们的农产品和食品卖给顾客。这样就不用担心徐老板卡咱们的脖子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开店对他们来说是个新鲜事物,既兴奋又担忧。

“苏夏,开店得花多少钱啊?”

“初步估算,至少需要两千元。”苏夏坦诚相告,“我手头有八百元,村里愿意集资一千二百元,按股分红,收益大家一起分享。”

这话一出,村民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来。

“两千元?这可不是小数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