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有光之处,必有影随

他绝非散财童子,更不会毫无原则地为人洗钱生利。

他的做法,是极其精准的“看人下菜碟”。

对于英国公、魏国公这等地位尊崇、且在朝堂军界拥有巨大影响力、能在他需要时提供关键支持的老牌勋贵,他给予最高级别的额度与优先权。

小主,

但即便如此,也设定了一个令人咂舌的“上限”——例如每家累计投入不得超过五十万两。

这既显示了亲密与尊重,又避免了其资本过度膨胀,反客为主。

依次往下,侯爵、伯爵、京中实权侍郎、南京守备太监……依据其地位、与陈恪关系的亲疏、以及潜在的政治价值,分别给予不同的额度等级和投资渠道。

所有流程,皆由常乐亲自操刀,通过分布在不同商号、看似互不关联的“白手套”进行操作,账目清晰,回报合理,完全符合商业规则,绝无明面上的把柄。

同时,陈恪也会通过常乐,极其隐晦地向核心圈子传递一个信息。

见好就收,适可而止。

上海港是下金蛋的母鸡,大家细水长流,共同维护,方能长久。

若谁贪得无厌,想一口吃成胖子,甚至试图插手具体事务,便休怪他陈恪不讲情面。

所幸,这些勋贵大多识趣,或者说,自有人在暗中提点他们,陈恪是陛下的钱袋子,更是能让大家安稳赚钱的财神爷,维持好关系是第一位,莫要贪心不足,坏了规矩。

因此,尽管暗流涌动,但表面上一片和谐。

勋贵们满意于远超预期的回报,陈恪则借此编织了一张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极大地增强了他在朝中的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

这并非完美的解决方案,其中蕴含的风险与道德灰色地带,陈恪了然于胸。

但他同样深知,在这盘根错节的大明官场,纯粹的洁白无法生存。

欲行大事,有时不得不借力打力。

关键在于,主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