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海瑞(下)

此刻的他,能牢牢握在手中、施加影响的,仅有这火药局一隅之地。

朝堂大局,天下钱粮调度,是徐阶、高拱、赵贞吉他们的舞台,牵一发而动全身,更是精舍里那位心思难测的皇帝最终权衡的领域。

他能说什么?

难道能对眼前这位满腔热血的海刚峰说,那笔钱,陛下要先稳稳拿走一份充盈内帑,徐阁老要用来平衡各方、安抚清流、巩固权位,各级官员视之为理所当然的分润和“常例”?

难道能说这早已是心照不宣、运行百年的规矩,非一人之力可顷刻扭转?

他不能。

这不仅会打击海瑞,更可能为他招来祸端。

良久,陈恪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察觉到的干涩与疲惫:“灾民之苦,闻之令人心恻。我虽身处京师,亦能想见其惨状,感同身受。”

小主,

他选择了一种最稳妥的说法,“陛下仁德,严党既除,拨乱反正,正当其时。如今国库既丰,想来徐阁老、赵部堂他们,必会体恤圣意,加紧督办,令赈款早日到位,普惠灾黎。”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却缺乏实质内容,连他自己都觉得苍白无力,如同隔靴搔痒。

然而,海瑞却似乎从陈恪这无奈的沉默和苍白的官方安慰中,感受到了对方的局限与某种未明言的共识。

他眼中的激愤慢慢沉淀下来,深吸一口气,反而露出一丝近乎宽慰和理解的神情,仿佛是在安慰陈恪,又像是在坚定自己内心的信念:“伯爷说的是!正当如此!既然奸党已除,魑魅魍魉扫清,圣君在上,贤臣在朝,乾坤朗朗,总能涤荡污秽,重振朝纲!只要我辈臣工,皆秉公心,尽忠职守,不谋私利,不畏强权,天下积弊,必有廓清之日!陕滇之灾,陛下与阁老们必不会坐视!”

他的语气重新变得坚定起来,那是一种基于对“圣君贤臣”模式信任的、近乎纯粹的信念,仿佛严党一倒,所有阴霾便会自然散去,阳光必将普照大明每一个角落。

陈恪看着海瑞眼中那簇重新燃起的、充满希望与斗志的火光,心中不禁暗暗叹了口气,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敬佩,也有淡淡的悲哀。

他看出来了,这位海刚峰,是将过往所有的黑暗、不公与苦难,都简单地归咎于严党这一巨大的、具体的毒瘤。如今巨瘤已割,他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政治已然清明,阳光必将普照,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

他初入京城权力中心,怀抱着一腔近乎理想主义的热血与信念,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刚直、足够认真、足够清廉,就能匡扶正义,革除弊政,造福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