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木星·气态巨核

当第一台升级后的提纯设备启动时,整个提纯车间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设备的显示屏上。淡蓝色的气态氢通过管道进入设备,经过星尘粉末过滤层后,再输送到储存罐中。显示屏上的氢气纯度数值不断攀升:85%、90%、95%、99%、99.92%——最终稳定在了99.92%。

“成功了!纯度达到99.92%!”负责监测数据的木星技术人员激动地大喊起来,声音中带着哽咽。

小主,

车间里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木星的技术人员们相互击掌、拥抱,脸上洋溢着激动的泪水。一名老技术人员抚摸着设备的外壳,眼眶通红:“我们等这一天,等了整整一百年啊!”

尘羽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她的星尘发丝在欢呼声中轻轻飘动,如同在庆祝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

为了验证高纯度氢气的效果,木星的技术人员们将高纯度氢气导入一台闲置已久的高精度能源引擎中。这台引擎是木星最先进的星际飞船引擎,由于一直缺乏高纯度氢气,已经闲置了五年。当高纯度氢气注入引擎后,技术人员启动了引擎,引擎发出平稳而低沉的轰鸣声,没有出现任何故障。仪表盘上显示,引擎的输出功率比使用低纯度氢气时提升了20%,而且运行更加稳定,能耗也降低了15%。

“太完美了!”雷克斯看着运行中的引擎,激动地拍了拍叶云天的肩膀,“尘羽专家的技术,解决了我们最大的难题!”

与此同时,磁岩带领的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磁悬浮开采舱的制造。磁晶矿的加工是关键环节,需要将磁晶矿切割成细小的颗粒,然后与超硬合金混合,通过高温锻造,制成开采舱的外壳。磁岩亲自指导木星的技术人员操作加工设备,确保每一块外壳材料都符合标准。

磁场控制系统的调试则更加复杂,需要精准调节每一个磁控节点的磁场强度,确保磁斥力护盾能准确抵消外部压力。磁岩将磁晶星的磁场控制算法输入到开采舱的中央控制系统中,然后进行了无数次模拟测试,不断优化算法参数。

两个月后,首台磁悬浮开采舱正式完工。这台开采舱呈银白色,表面的磁控节点闪烁着淡淡的蓝光,如同一只巨大的金属眼球。开采舱的外壳光滑而坚硬,能抵御高温和高压的侵蚀。

开采舱的测试地点选在了木星大气层5000公里深处,这里的压力和温度与核心区域接近,是理想的测试环境。在采集站的控制中心,雷克斯亲自戴上神经连接头盔,准备远程操控开采舱。头盔的内部布满了神经感应节点,能将雷克斯的意识与开采舱的控制系统连接起来,让他如同亲自驾驶开采舱一般。

“控制中心准备就绪,开采舱各项参数正常,可以启动。”林辰大声报告道。

“启动开采舱,开始下降。”雷克斯沉声道,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屏幕。

开采舱缓缓启动,向木星大气层深处下降。屏幕上,开采舱的深度数值不断跳动:1000公里、2000公里、3000公里、5000公里——周围的压力已经达到了1000万地球大气压,温度也升高到了1万℃,但开采舱的磁斥力护盾稳定运行,内部环境始终保持在1地球大气压和25℃。

“磁斥力护盾运行正常,内部环境稳定。”控制中心的技术人员报告道。

雷克斯深吸一口气,继续操控着开采舱向更深的区域下降:6000公里、8000公里、公里、公里——屏幕上的画面开始变得模糊,周围的氢氦气体已经被压缩成了液态,呈现出深黄色。

“距离液态金属氢区域还有1000公里,准备进入核心区域。”磁岩提醒道。

雷克斯点了点头,集中精神,操控着开采舱继续下降。当深度数值跳到公里时,屏幕上的画面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一片金色的海洋出现在眼前,液态金属氢在高温高压下缓缓流动,泛着耀眼的金光,如同融化的黄金,美丽而壮观。

“抵达液态金属氢区域,启动采集装置!”雷克斯沉声下令。

开采舱底部的采集管道缓缓伸出,插入液态金属氢中,管道顶端的能量光环闪烁,将珍贵的液态金属氢吸入储存罐中。屏幕上的储存量数值不断上升,很快就达到了10吨的满载量。

“采集成功!液态金属氢纯度99.95%!”控制中心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技术人员们相互拥抱,激动得热泪盈眶。

雷克斯摘下神经连接头盔,脸上满是汗水,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木星人类数百年的梦想,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他看着屏幕上那片金色的液态金属氢海洋,眼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接下来,气态能源运输管网的建设也顺利完成。风旋星的涡轮压缩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高纯度气态氢被压缩成液态后,通过管网快速输送到各个平台,运输效率提升了10倍,而且没有出现任何泄漏事故。而液态金属氢的运输舱,每月都会将500吨液态金属氢从核心区域运送到采集站,储存在低温储存库中,成为木星最宝贵的能源财富。

三个月后,叶云天团队再次参观木星的气旋采集站。此时的采集站,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提纯车间里,所有的提纯设备都在高效运行,显示屏上的氢气纯度稳定在99.9%以上,高精度能源设备全面启用,整个车间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0%。杂质回收装置收集的杂质被集中处理后,转化为了有用的化工原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磁悬浮开采舱已经投入了常态化运行,每天都有两台开采舱深入核心区域采集液态金属氢,储存库中的液态金属氢越来越多,如同一片金色的湖泊。木星的技术人员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开采舱的操控和维护技术,还对开采舱进行了小幅改进,提升了采集效率。

运输管网如同银色的脉络,遍布各个采集平台,将纯净的能源输送到各个角落。管道上的能量纹路闪烁着柔和的蓝光,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着管网的运行状态,确保运输安全。

木星的能源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满足了自身的能源需求,还开始向太阳系其他行星出口高纯度氢气和液态金属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太阳系能源中心”。采集站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新的气囊式漂浮平台正在建设中,未来将能实现更大规模的能源采集和运输。

雷克斯带领叶云天来到采集站的能源展示中心,那里陈列着一瓶液态金属氢。这瓶液态金属氢被装在特制的透明容器中,容器内部保持着-253℃的低温和1地球大气压的压力,液态金属氢在容器中泛着耀眼的金光,如同一块流动的黄金,美丽而珍贵。

“叶云天指挥官,这是我们木星最珍贵的礼物。”雷克斯拿出一个黑色的芯片,芯片表面有金色的纹路,泛着淡淡的能量波动。他将芯片递给叶云天,语气郑重,“这里面是气态能源高效燃烧技术的所有数据,包括燃烧喷嘴的设计图纸、燃料混合比例算法、热能转化优化方案。应用这项技术后,M27的气态能源站能耗能降低30%,而且燃烧效率会提升15%。”

叶云天接过芯片,能感受到芯片表面传来的微弱能量波动,他郑重地说:“感谢你,雷克斯队长。这项技术将帮助M27解决气态能源站的能耗问题,为我们的星际能源合作增添更强的动力。我代表M27,向木星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雷克斯笑了笑:“不用客气,这是我们应得的。没有你们的技术支持,我们至今还在为能源问题发愁。未来,我们希望能与M27开展更多的合作,共同探索太阳系的能源宝藏。”

当天傍晚,“云月号”在木星气旋采集站的送别仪式中,缓缓驶离木星轨道。停泊区的平台上,雷克斯和木星的技术人员们挥手送别,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不舍和感激。

舷窗外,那颗巨大的气态行星在宇宙中散发着五彩斑斓的光芒,红褐色与乳白色的云带依旧在大气层中流动,大红斑的风暴依旧在翻滚,只是此刻,这颗星球不再是“守着宝藏却饿肚子”的困境,而是成为了太阳系中最耀眼的能源明珠。核心区域的液态金属氢,如同隐藏在巨行星深处的金色宝藏,终于被人类所利用,为太阳系的文明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叶云天站在观测舱内,手中握着装有气态能源高效燃烧技术的芯片,心中充满了感慨。从地球到火星,从金星到木星,每一颗星球都有独特的能源优势,也有各自的困境。而星际合作,正是打破这些困境的钥匙。通过技术共享、优势互补,不同星球的文明才能携手共进,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利用宇宙的资源。

他抬头看向舷窗外的星空,下一站,土星——那颗带着美丽光环的行星,又将隐藏着怎样的能源宝藏和难题?土星的光环由无数冰块和岩石碎片组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但其复杂的引力环境和光环的不稳定性,给资源开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M27的团队,又将如何与土星人类携手,解开光环资源的开采与配送之谜?

“林辰,设定下一站航线,目标土星。”叶云天转过身,语气坚定。

“收到,指挥官!正在设定土星航线,预计航行时间120小时。”林辰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云月号”的主引擎再次启动,蓝紫色的等离子焰流在宇宙中拉出一道细长的光痕,向着土星的方向驶去。

星际共能的旅程,仍在继续,向着更广阔的太阳系,向着更遥远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