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你手里的资源才是最关键的。”林月瞳调出一份“稀有金属清单”,清单上的文字是悬浮的,用手指划就能翻页,上面列着“星际冷凝金属”“抗磁场水晶”“液态合金”等陌生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标着“稀缺度”和“获取渠道”。“改造能源核心需要的‘星际冷凝金属’,目前只有火球区冬季省的极地矿场有储备,而矿场的负责人张启山,是你1995年在月球省商学院的同学——去年你还跟我提过,你们一起去过火球区考察。”她顿了顿,指尖在“张启山”的名字上点了点,“只有你能说服他提供金属,这种金属属于管控资源,普通人根本拿不到。还有‘抗磁场水晶’,需要月球省的矿业公司配合开采,这也是林氏实业的业务范围,你打个电话就能协调。”
就在这时,舱内的低鸣声突然减弱,像心脏慢慢平静下来,观察窗里的“光河”开始慢慢消散,金色、蓝色、紫色的光一点点退去,露出后面的景象。叶启和林福贵同时抬头,眼前的画面让他们彻底愣住了——
没有了暴雨,没有了红胶泥,也没有了绿色的稻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悬浮在半空的银色建筑群,像生长在云端的森林——每一栋建筑都由淡蓝色的“能量骨架”支撑,骨架上有细小的光流在流动,像血管里的血液;建筑表面覆盖着能折射阳光的纳米薄膜,在阳光下会反射出彩虹的颜色,随着飞船靠近,能看到薄膜上细微的纹路,像鱼鳞一样,整齐又精致。建筑之间连接着透明的空中走廊,走廊里有穿着和叶云天、林月瞳同款制服的人在走动,脚下踩着淡蓝色的“悬浮踏板”,踏板的蓝光会随着脚步变化亮度,走得快时蓝光变亮,走得慢时变暗,像踩着会发光的云。
空中穿梭着各种形状的飞行器:有的像银梭,拖着细细的淡紫色尾焰——那是反重力引擎的标志,尾焰里没有烟,只有纯净的光;有的像圆盘,底部有环形的绿光,正往建筑顶部的停机坪降落,降落时会喷出一圈淡蓝色的气流,像给建筑撑了把透明的伞;还有几架像蜻蜓的无人机,正往地面喷洒着透明的雾气——林月瞳后来告诉他,那是“空气净化雾”,能实时过滤污染物,雾里含着苔藓孢子,落到地面就能长出绿色的植物。
远处的天空中,一个巨大的全息广告屏占据了半片天空,屏面是柔性的,像块巨大的丝绸,上面播放的正是2025年的猴头省稻田,金色的稻穗在风中起伏,农业机器人的机械臂轻柔地收割着稻子,稻粒落在银色的收纳箱里,发出“沙沙”的轻响。屏幕下方滚动着一行绿色的文字:“M27星球农业科技联盟——让每一寸土地都远离灾害,让每一粒种子都能丰收”。更让叶启震惊的是,屏幕角落还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2025年的王大伯,他头发白了些,却精神很好,穿着浅蓝色的工作服,坐在控制室里,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笑着和工作人员讨论着什么,脸上再也没有了1998年的愁苦,眼角的皱纹里都带着笑意。
“我们到了,2025年水球区-月球区联合科技基地。”叶云天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他的指尖在操控面板上轻轻一点,按下“降落”按钮,云月号开始缓缓下降,朝着建筑群中最高的一栋楼飞去——那栋楼的顶部有一个巨大的银色圆盘,是云月号的专属停机坪,停机坪周围装着淡蓝色的“防冲击屏障”,能避免降落时产生的气流影响其他飞行器,屏障上有细小的光粒在跳动,像在欢迎他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启看着窗外的未来世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照片——照片上15岁的云天还在喊着“要带星星回来”,而眼前25岁的云天,已经能驾驶飞船穿越时空,把“未来”带到他面前。他突然觉得,这5年的等待,或许不是“煎熬”,而是一场意想不到的“礼物”——他能亲眼看到自己的愿望实现,能陪着“长大”的儿子一起做事,能让1998年的王大伯们不再抱着烂稻子哭,这是多少农民父亲都盼不来的机会。
林福贵则盯着全息广告屏上的猴头省稻田,手里的打火机被他攥得温热——他想起和苏晴的约定:“等我们有能力了,就在猴头省建一个现代化粮库,让这里的农民不用再担心稻子卖不出去,不用再怕雨淹。”或许在2025年的这5年里,他能提前把这个约定变成现实,甚至能让“抗涝粳稻”更早地在猴头省推广,让1998年的红星村,不用再等十年才能种上抗涝的稻子。
云月号平稳地降落在停机坪上,舱门缓缓打开的瞬间,一股带着青草和阳光味道的风扑面而来——那是2025年的风,没有1998年河渠的腥气,只有科技与自然融合的清新,风里还混着淡淡的稻花香,像1998年秋收时的味道。叶云天和林月瞳率先走出舱门,转身朝着叶启和林福贵伸出手:叶云天的手心带着操控器留下的薄茧,指腹还有些发烫,那是常年握操控杆的痕迹;林月瞳的手心带着全息平板的微凉,指尖却很软,像握着一片刚摘的苔藓。
“欢迎来到2025年,叶叔,爸。”林月瞳的眼里带着笑意,发尾的通讯器闪烁着柔和的光,像颗小小的星星,“接下来的5年,我们一起把云月号改造好,一起把‘未来’带回1998年。”
叶启和林福贵对视一眼,同时握住了他们的手——指尖传来的温度很真实,没有丝毫虚幻,像握着1998年田埂上的泥土,踏实得让人安心。叶启口袋里的照片轻轻硌了他一下,像是1998年的云天在为他加油,又像是1998年的自己,在跟未来的自己打招呼。他知道,从踏上2025年停机坪的这一刻起,一场关于时空、科技与亲情的冒险,才刚刚拉开序幕。
停机坪远处,传来了机器人的播报声,声音柔和得像春风:“云月号已安全降落,能源补充通道已开启,改造实验室已准备就绪——欢迎叶启先生、林福贵先生入驻联合科技基地。当前基地温度24℃,湿度60%,适宜人类活动。”播报声落下时,停机坪的地面亮起了淡绿色的光带,顺着光带的方向,能看到远处实验室的大门正缓缓打开,门后透出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