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王院士就让人将超算运走,欢天喜地的回去了。
至于赵小侯提出加装电缆的事情,在王院士这里压根就不算个事。
一个电话给京北电网这边打过去,这边的负责人当即就安排了下去。
没办法,这是他们电网总工程师打来的电话,谁敢顶着不干?
你不干,那么没多久就干不了了。
虽说现在电力不足以让1号智能AI功率全开,但赵小侯对于NS方程的研究还是继续了下去。
不得不说,换了新主体之后,1号智能AI在验算数据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当电力公司将那四条电缆铺设过来,连接进入智能实验室时,NS方程的进度就从76%推进到了81%。
这个速度不算慢了。
别看百分比较之之前推进得更慢,但这个NS方程越到后面,所需要验算的数据量就越大。
从76%推进到81%,这5%,其数据总量足足有之前76%数据量的十多倍。
还好,在四条电缆铺设好之后,1号智能AI的算力能够开满了。
至于那四个锗碳巨型芯片,就只能等其它电缆铺设过来之后再说了。
但就这,赵小侯预计最多9个月时间,就能够将NS方程完全论证出来。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只是偶尔调整一下1号智能AI的测算方向,多余的时间都用在了研究补全核聚变反应堆模型设计图上。
虽然随着他学科分数的提升,让系统补全核聚变反应堆模型设计图所需要的自由科研点已经下降到2万点。
但赵小侯感觉这自由科研点留着比较好,用在核聚变反应堆模型设计图上就有点浪费了。
要说现在他研究核聚变反应堆模型设计图的基础比之前强太多了。
首先就是这张半残缺的核聚变反应堆模型设计图乃是磁约束型核聚变。
也就是使用磁力来约束中心处的超高温等离子体,从而让核聚变持续下去。
而赵小侯现在手里的低温超导技术可以说是蓝星上最高级别的超导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