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将整个网络的知识和信息都收集起来,这颗巨型锗碳芯片肯定是不够的。
并且在日后的实验工作里,1号智能AI将会因为海量的计算而产生海量的数据。
因而一些废弃,重复的数据就没必要保留了。
等1号智能AI全面自检完毕之后,其反馈出来的信息,锗碳芯片的空间还剩余78%。
到这个时候为止,可以说这个科研辅助AI项目就算是成功了。
当然,现在的1号智能AI也仅仅只是最初级的中智能AI。
想要让其能力最大化,那么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知识收集。
但即便是如此,这个1号智能AI也暂时够用了。
只不过,赵小侯并不打算将计算机实验室关闭,改为他用。
考虑到智能AI需要较长时间来收集知识和训练自身。
赵小侯最终还是去锗碳芯片实验室,又做了一批巨型锗碳芯片。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锗碳芯片实验室的所有人都围在赵小侯身边进行学习。
这批巨型锗碳芯片一共做了8个。
其中两颗巨型锗碳芯片,赵小侯直接分给了2号,3号智能AI,为它们制造了机箱,也将散热器给它们连接上了。
它们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在网络上收集自身所需的知识,虽然2号智能AI只收集法律方面的知识,3号智能AI只收集医学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它们要不断训练在这方面的能力。
因而对散热的需求也不算小。
至少2号,3号智能AI加在一起所需要的散热量,也几乎和1号相等了。
而1号智能AI同样也对散热有很大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楼顶那个大水池就有些不够用了。
在三台超级锗碳计算机同时全力运转的时候,楼顶那个大水池每天要蒸发十多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