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李逍只不过是想戏弄一下付在星,好“报复”一下,刚刚付在星一直嘲弄自己,却被这几个读书人整的也很是火大,现在也是对着付在星说道:“我劝付公子还是不要动手的好,免得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说我们欺负了他们。”
闻言付在星也是一笑,那几个文人自然是意识到自己远不是李逍和付在星的对手,有些庆幸自己刚刚没有上头的同时,还不忘嘲讽李逍两人是胸无点墨,只会舞刀弄剑。李逍确实不生气,只是自顾自的开口道:
“欧阳公的《生渣子·元夕》固然是前无古人,但也并非后无来者,纵观古今历代咏元夕者当属这首《青玉案》为最。”
这下子不仅是这个几个学子,周围很多人都是围了上来,这欧阳修毕竟是上一代的文坛领袖,就算是今日的苏学士在这里恐怕也不敢说出自己的词超过了欧阳公的疯话,大家自然是奔着让李逍出丑来的。尤其是那几个学子,眼睛都快笑细了,众人也是受到影响,个个都是一副看戏的模式。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总计8句,67个字,别说是前无古人了,在李逍那个时代就算是之后的近一千年,也无人能超越。但是可惜啊,李逍为了自己的好胜之心,硬生生将一首寓意丰富的词变成了写情的词,终是落了俗气。
更重要的是从这首词“诞生”的那一日起,就不停的有人问李逍那词中的“她”究竟是谁?李逍是被问的不厌其烦,也无法回答,从此开始发誓再也不敢当文抄公了。
当然这一首青玉案不仅仅是让李逍赢了这群书生,拿到了进入歌楼的机会,同时也是惊到正在宴会诸位乡绅的苏学士。
苏轼可是一个实打实的豁达之人,在宴席之中对于这首词极为欣赏,命乐工当场演奏,并差人打听作者,想要见上一面,毕竟自己已经收到了回京任职的诏书不日即将启程。
很可惜此后李逍很快就会卷入更大的江湖洪流,而苏轼也会深度参与朝内的党争并最终被流放,两人至死也没能见上一面,今夜的杭州城几乎是两人离得最近的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