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外事堂有麻烦

李逍则是听着这名内门弟子在这里大倒苦水,心中有些尴尬,但更多的是疑惑,这种情况自己下山能干啥?郑州都出不了,也参与不了江湖事务啊。

李逍与这个小和尚都不太清楚的一些事情是:少林寺名义上受到宋太祖和宋太宗的指示,需要帮助北宋朝廷去维护江湖的稳定,为此少林弟子自然需要长期行走江湖之中,于是历代郑州知州都会对这种事情行个方便。这个方便主要体现在两点上。

一则是针对少林寺内门弟子的,少林寺内门弟子理论上都是僧众。僧众传教游走四方本身是不受限制的,但是北宋对于僧众人数一直有着严格的规定,具体的措施就是沿袭唐朝以来的度牒制度。

所有僧众只有拿了度牒才是朝廷承认的僧人,才能有诸如豁免税负,允许行走各地的特权。由于少林寺的特殊性,一般的郑州知州并不会对于少林寺的内门弟子的度牒发放有任何的限制,甚至大部分地区的度牒需要购买,但是少林寺确是可以特批。

当然作为一个交换条件,少林的度牒数量受到了限制,少林寺也默认了这一点,只有当弟子们学有所成,可以下山历练时才会去申请度牒。

二则是针对所有进出少林的江湖人,毕竟少林不仅仅有自家的内外门弟子,少林还经常代它派培养弟子,以及需要接待江湖上各路人马。

大宋作为一个封建王朝,自然是限制民众自由迁移的,尤其是跨州的迁移。

但是少林的特殊性在那儿,如果人员在少林寺内进进出出都需要郑州府衙给批文,那他们一年基本不需要干别的了,于是大部分郑州知州都会给一批空白的官文,盖上郑州府衙的印签给道少林寺让其自由支配,这种事情当然是不合规的,但是即便北宋朝廷也是默认了,当年李逍从莆田赶到少林寺的官文就是南少林出的。

这梁焘上任之后,出于对于少林乃至整个武林的厌恶,自然是对这些“陋规”表示不认可,要出手整治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