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收国二年,即公元1116年闰正月,东京辽阳府仿佛被一层压抑的黑色幕布所笼罩。
天空中,阴云如墨肆意翻涌,沉甸甸地仿佛随时都会压塌下来,预示着一场足以改天换地的风暴正蓄势待发。
此时的辽王朝,恰似一座矗立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的古老大厦,内部早已被腐败与纷争的蛀虫侵蚀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倾。
朝堂之上,权臣们犹如饿狼般为了争权夺利不择手段。他们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将国家大事完全当作争权逐利的筹码,使得整个政治生态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官员们不再以社稷为重,而是忙于勾心斗角,互相倾轧,政令朝出夕改,毫无稳定性与权威性可言。
民间社会,百姓们在沉重赋税的残酷压迫下,生活苦不堪言。
那一笔笔苛捐杂税,如同沉重的枷锁,紧紧束缚着百姓的手脚,让他们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犹如蝼蚁般卑微而无助。
他们每日辛勤劳作,却依旧难以维持生计,啼饥号寒者随处可见,卖儿鬻女的悲惨场景也时有发生。
就在辽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大厦将倾之际,女真族在其杰出领袖阿骨打的带领下,宛如一股汹涌澎湃的新兴洪流,以锐不可当、势如破竹之势,向着辽国的统治发起了最为猛烈的冲击。
阿骨打目光如炬,心怀壮志,他深知辽王朝的腐朽与衰落,决心带领女真族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女真铁骑在他的指挥下,勇猛无畏,所到之处,辽军望风披靡。
而辽天祚帝,面对女真铁骑那令人胆寒的凌厉锋芒,顿时惊慌失措,方寸大乱。
他在军事指挥上连连失误,毫无章法,尽显颓唐萎靡之态,曾经辽朝大国的威严与气势已然荡然无存,如同过眼云烟般消散殆尽。
在这样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乱世背景之下,一个名叫高永昌的渤海人悄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