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无奈的王峻

十国风华 洱月 1088 字 4个月前

崇元殿内!

烛火通明,鎏金香炉里燃着西域进贡的龙涎香,烟气袅袅缠绕着殿梁上悬着的九龙幡,在金砖地面投下细碎的影。赵上交捧着那叠糊了名的卷子,正躬身站在丹墀下,李谷侍立一旁,目光不时瞟向御座上的皇帝,嘴角带着几分难掩的紧张。

赵上交举起最上面的一卷缓缓开口道:“陛下您看,这篇《治河策》,虽字迹稚拙,却把卫州堤坝的夯土法子写得清清楚楚,连‘每夯三层需泼水浸润’都记着——糊名之前,谁能想到这是个佃户家的孩子写的?”

御座上的皇帝捻着奏折的手指微微一顿,目光落在卷首那片糊住名字的糙纸上:“这‘糊名’的法子,当真能挡住私弊?”

赵上交声音铿锵有力道:“臣不敢欺瞒陛下。所有卷子收上来后,糊住原卷姓名,阅卷官只能凭文章定优劣。此次取中的三十七个童生中,有二十六个是寒门出身,今日范质大人亲自复试,个个都对答如流,绝非浪得虚名。”

李谷在旁补充道:“臣也看了几份落榜的卷子,其中就有王峻大人举荐的王博伦,论‘盐铁利弊’竟说‘盐可当钱使’,这般荒唐言论,若不糊名,怕是真要被人情裹胁着取中了。”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内侍的唱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王峻,求见陛下——”

郭威神色微微一诧,然后便看向赵上交和李谷来,这个时候王峻过来,意图怕是就是为了他们二人来的!

李谷看了一眼赵上交,对方立马就领会出他的意图来,忙的跪拜下来道:“陛下,这个时候若是让王相进来,怕是等下凭借王相的三寸不烂之舌,我等怕难以是王相的对手啊!”

郭威轻轻抬手,以一个温和却又不失威严的动作示意赵上交起身。烛光摇曳,映照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几分审慎与深思:“王峻身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若有言辞,自是应当让他畅所欲言。但朝堂之上,议论国事,所倚重者,乃堂堂正正之理,而非逞一时之口舌之快——诸位若心中坦荡,真理在握,又何须畏惧他人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