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完这里,柳开森又来到皇家娱乐会所,找到诗韵嘱托道:“诗韵,本王打算关闭了会所,所以你就跟慕容兄前往幽州吧。”
诗韵不解道:“燕王,请恕奴婢多嘴,这好好的为何要关闭了?”
柳开森盯着金碧辉煌的会所里面的一应事物,也是有些舍不得,奈何到了现在,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也再没有存在的必要。
柳开森微微一叹:“唉,你不懂,我也就不多说了,听安排,也是为你好。还有酒厂那里也全部隐藏了。”
诗韵这份工作干了很久,也有感情了,她虽然依依不舍,但也只能听命办事。
柳开森又去找到邹越,如此这般那般的吩咐了一圈,邹越醒悟,领命而去。
……
1189年三月底。
炀帝现在一天昏迷的时间多过清醒的时间,已经不能理政。
不过他在位期间也没理过什么政,这天早晨,柳开森例行公事去探望一下炀帝。
炀帝也不愧是昏君中的代表人物,虽然现在人之将死,最终只活了33岁,但也在临终幡然悔悟。
不过他这一生也算是值了,一个昏君能把偌大一个国家祸害到满目疮痍也算是人尽其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柳开森知道他这干爹是没救了,但也不是一味怪炀帝。
封建社会改朝换代再正常不过。
像大景这种世家大族把持全国大部分资源,而广大的人民群众却不足以聊生,这才是时代结束的症结。
像炀帝,常侍等人只是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在炀帝醒而复昏之后,柳开森离开长乐宫。
刚走出炀帝寝宫外,见一个太监煞有介事的站在门边,一副忠于职守的样子,就是脸白的不像回事。
柳开森一看这熊样,就想发笑:装,你他喵的比我还能装!
柳开森盯着刘静细看,刘静身长七尺,头戴巧士冠,四十来岁,面额白净,无须,身量偏瘦却脸有横肉,纯粹就是一副奸诈小人像。
还有一个多月,乱世就要降临,柳开森已经没什么时间等了,见现在时机正好,于是道:“刘常侍,我观你印堂发黑,今年之内必有血光之灾!”
柳开森做出一副捻须的样子,道貌道。
柳开森作为后世人,纵观历史,知道太监这类人最是怕死,其次就是贪财,敛权。
其实贪财和敛权都是为怕死服务,关键时刻以便于破财免灾,放权求生嘛!
然而往往又是死在贪财和敛权上面!!!
刘静一听,带着横肉的面皮一抽,心说什么血啊死的说得那么恐怖,但明显,柳开森这一句血光之灾是说到他心坎上了。
刘静是知道柳开森深不可测的,至少卷尺是不可能测的。
并且炀帝马上就要嗝屁,洛阳的天也要变了,有些东西他能看个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