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玄清数了数对比一下,兰二藤三,相互克制。
苏玄清把结出果实的奇手兰用玉铲小心挖出,轻轻掸去泥土,用一枚檀木方匣装好,放入纳袋。
刚刚挖出奇手兰,剩余几株在半刻钟内有了细微的变化,叶缘变出一丝黑边,叶子缩小一圈儿。
苏玄清不敢怠慢,又斩断数根断肠藤装好收起,奇手兰就又慢慢恢复原来的样子。
此行算是目的达到了。然而与领海官员约定一月期限。现在还有二十几天,看韩云洲的修行状况,可能提升到武宗中期,省下他十几年时间。
苏玄清于是就在三山岛四处游逛,感悟这位混沌仙人留下的丝丝道蕴。
竹为空心坚挺,虚心刚毅,遇雨而生,逢雪而傲。是含有生命之意的生之道。只看三山岛,处处生机盎然,即使有相克也是相生依存。
五行木主生,水能生木,故竹笙以玉为居。竹为草木,草本弱,而弱极生刚,所以草之生为虚生。
虚并非是无,而是太极之阴,润物而生,其为茂。
其性不争,其貌不盈。能遍布于天地间,又隐于天地。
与苏玄清的心性相似。苏玄清出生虽然富有,但生活平凡。婚配虽然尊贵,但权谋不显。身藏高绝威力,又为人普普通通,很少人知道他的底蕴,甚至不知其名。
世间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也不清楚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但是他却在世间留有功绩。
就象水,建造城郭离不开水,但宏伟雄壮的城郭却看不到水的影子,人们也不知道水的功劳。
竹笙的道蕴显在细微处,细微得不可感悟。却有是远处不在,睁眼就能看到。以小窥大,以大遮小,生生不息,而又毫无声息,是生之道的两个极。
苏玄清从极小感悟,却悟不出大。从极大感悟又悟不出小。当苏玄清站在中间山峰的悬楼上鸟瞰整个岛屿,又凝聚神念看向小草与竹笋。心里一点明朗。
“生之道,是以虚小而为真大,又以真大以归虚小。一始一终为一太乙。真大非大也,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