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一也。万物之生,万法之基。如树,初始一种,可生万种。如川,初始一眼,可生大洋。一者为基,方二能生,再生三四,终成万数。故世界宇宙如树,皆由一生。一之大者为道。
炁者无也,万物之从,万法之源。为一之来处。无非空,非虚,非无无。物之极小是无,物之极大也无。无有真无,假无,明无,隐无,无上无。聚真无为有无,行有无为归一,是谓问道。
一为基,无为先。故我为一,以求无。若我为无,求之为无,是为无无,是空,是虚,是空相,非也。”
这是一章别具匠心的寻道玄法,苏玄清看着,心思千转万绪,从没想过道还能这样去明悟。
修道,修仙都是修真,求得真我,方为得道,而这玉章以问道的方法直求大道。世间修行,基本先修法再悟道,也有修法不悟道,这样修行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修固自身,炼法,炼术,寻求修为的提升。缺了悟道,便就有了境界难破走进歧途。而持以悟道为根本,时刻问道,就有机缘一朝参悟立地成圣,一夜飞升。法与术只是为护道,并非真道,悟出自身大道是修行的终点。
苏玄清读完问道一篇,细细思想,有所肯定也是这样。人人都说自己修行是为得道,能明悟本心的有几人!六根清静说的响亮,在高修为的威能前总会留有一根。
苏玄清也庆幸自己经过两世,心思已透彻,少了许多虚妄,所以年少时早早入道。今得到这样的经章,更为自己以后明道悟铺好了路,只走就是了。
“炁无量,生一无量。我之一炁,可分有五,明,沉,厌,轻,绝……”
后面的说炁篇记录一章辨炁,采炁,炼炁的心法经文。苏玄清反翻参详,发现在人间界法则有缺,诸气不全,连起步都做不到,经文级别太高。
最后却有一段关于圆玉的留言,
“拆玉凭,分三封。三玉合一,是缘定。琉璃仙宫,鸿虚翁。真经留藏璞玉中,去散万界觅真童。
真道缘,虚空生。万年挑一,非绝空。逍遥至尊,玄长生。万劫万厉心莫惊,须持三凭叩道宗。”
苏玄清回味其中喻义,我勒个去。心里原来有着对能得到绝世圣典的敬重与崇拜,有着对到来的旷世奇遇的惊惧与庆幸,在明了这段话后都荡然无存。
激动了半天他他竟然是大界宗门收徒的考验,这种事情能摊上也是扯得没边了。
问道篇对苏玄清入道修行作用很大。苏玄清本身就熟读道藏经典,悟道,悟本真之道也有一丝明悟。问道篇的得到,更为他奠定了一块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