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战象出山

一战破敌,雄关精骑尽显神威;回师备战,各方豪杰会于平南。

因平南王朱昊祖在蛮王蚩卜珂的帮助下遁入深山野涧,将军高猛念及己方人少,又不占地利,便先行回师平南城,再行谋划。

平南城中,于文正召诸将商定谋划。

雄关精骑虽战力惊人,但山野之中多迷雾瘴气、沟壑陡坡,于骑兵不利。

况且平南王大军虽大伤元气,根基仍在,又有蛮王相助,进山搜捕恐于大军不利。

于是商议之下,决心先整修城池,以作防备,待朝廷后续增援大军来到,再巡山搜捕,必有所获。

不料,雄关精骑暂时不找平南王的麻烦,平南王却自己送上门来了。

经过几日修整,城池刚刚加固完毕,便有平南王使者前来,送来一封战书。

战书云:

雄关精骑,浪得虚名。

我军虽败,心中却是不服。雄关精骑只敢背后偷袭,若正面突击,则必败于我军。今龟缩于平南城,便是畏战之明证。

今本王欲与尔等决一死战,若尔等不惧,可于明日约于清溪原,两军对垒,堂堂之阵,正正之旗。

若我军再败,本王愿自缚于平南城下,听候处置。

明日之战,请勿失期。

我军静候雄关精骑,若过时不至,龟缩不前,徒留笑柄耳。

平南王朱昊祖亲笔战书

“哈哈哈……”

待使者读完战书,高猛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手下败将,也敢大言不惭。于大人,明日之战,看我活捉反贼朱昊祖。”

于文正身为文官,不似高猛鲁莽轻敌,行事谨慎。

听罢战书,先是询问道:“诸位,可知清溪原在何处?地形如何?若大军出战,是否会遭到埋伏?是否为叛军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之计?”

赵子良跟随天道军来往山间,熟悉地理,听于文正询问,回禀道:“于大人,清溪原离此地二十余里,地如其名,是一块背靠大山的巨大的平原,四周空旷,不利伏击。不过……”

“不过什么?”于文正担心其中有诈,自然要问的清楚明白。

“不过此地后有大山,正是蛮王蚩卜珂的地盘。即使战败,也可退入山中,看来平南王口称决战,实则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赵子良回答道。

“于大人,高猛请战,”高猛听完分析,更坚决了他求战的决心:“反贼朱昊祖遁于山间,正愁无处寻他,如今他敢在平原与我骑兵约战,正是自寻死路。此战,我有信心获胜。”

于文正仍在犹豫之中,沉吟片刻,担心道:“平南叛军虽逢大败,根基仍在。其人数始终多于我军,若其声东击西,待大军出城,却引兵来攻平南城,当如何处之?”

钟跃请缨道:“于大人,经休整,平南城池已固,我自领兵守之,一时半刻也难攻下。”

高猛也说:“平南城距清溪原不过二十余里,旦有示警,骑兵转瞬即至,料叛军不敢分兵。”

“那便明日与他战上一战。”

于文正听众武将立功心切,各自请缨,终于下定决心。

“且慢……”

于文正刚下决心,便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诸将循声望去,见说话的人竟是陈忘。

就平南王军表现出的战力而言,此战的风险并不算高,可陈忘心中却隐隐有些担忧,于是说道:“对于蛮王蚩卜珂,我们只闻其名,始终不明底细。归云山庄风万千踞西南久矣,三教九流无不通晓,不如修书信一封,询问详细,也好知己知彼,再定是否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