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万民碑

百姓们若是听不懂,这万民书还有什么用?

女帝越看越高兴,挥手把林崇文招过来,笑道:“林首辅,你把这万民书,念给大家听。”

林崇文点点头,接过万民书,念了起来。

“陛下圣恩浩荡,草民感激涕零,千秋功绩,吾皇圣明...”

怎么说呢。

虽然这万民书,通篇充满了吹捧,华而不实。

但林崇文念诵的时候,却有一种头皮发麻,鼻子发酸的感觉。

这是百姓们的声音啊!

大周的百姓,活的实在太苦了。

朝廷只是给了他们一点点的好处,他们就写下万民书,来感恩戴德。

这是何等质朴,何等善良!

文章并不长,只有三四百言。

可万民书为什么厚厚一叠呢?

林崇文翻到后面,再也控制不出情绪,眼泪夺眶而出,沿着脸颊缓缓滑落。

后面的书页上,并没有文字,而是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鲜红指印。

绝大多数百姓是文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他们只好咬破手指,在万民书上按下自己的指印。

女帝见到这些血淋淋的指印,一时间也是头皮发麻。

这是什么?

这是民心,是民意,是声望,是功德!

不是那种风一吹,就消散的声音。

而是真真切切,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万民书。

是实打实的功德!

能流传百世的那种!

可是这还没完。

除了万民书之外,还有百姓举着几个巨大,犹如华盖的大伞过来。

嘶...

万民伞!

大臣们见状,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万民伞跟万民书差不多,是官员离任的时候,百姓为了歌颂他的功德,筹钱制作的。

有不少好大喜功的清流大臣,会把万民伞搜集起来,树立在衙门前的空地上,来彰显自己的声望。

同样,万民伞也很多年都没有见到了。

送给皇帝的万民伞,更是极其罕见。

女帝彻底感动了,热泪盈眶,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叶随云趁机提议道:“陛下,万民书和万民伞,虽然可彰显功德,却并非是久存之物。臣倒是有一个主意,可以让千秋万代之后,也铭记您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