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再次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大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演练结束后,新战舰缓缓驶回港口。
百姓们仍然沉浸在刚才的兴奋和激动之中,久久不愿离去。
他们围在海岸边,谈论着新战舰的种种优点和精彩表现。
一位老者感慨地说道:“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未见过如此厉害的战舰。有了这新战舰,咱们大明的海防就有保障了。”
一位年轻人则充满激情地说道:“我长大后也要加入海军,驾驶着这样的战舰保卫国家。”
朱允熥和大臣们也从观礼台上走下来,与百姓们交流。
朱允熥看到百姓们如此兴奋和自豪,心中十分欣慰。
他知道,这次演练不仅展示了新战舰的实力,更激发了百姓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此次演练圆满成功,这离不开研究学院和造船厂的工匠们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全体船员的努力。朕要对你们进行嘉奖。”
朱允熥说道。
大臣们和百姓们纷纷欢呼,整个海岸边沉浸在一片欢乐和喜庆的氛围之中。
新战舰的这次演练,成为了大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它向世人展示了大明的科技实力和海军的强大,也让百姓们对大明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新战舰演练成功的消息,如一场绚丽的烟花,在金陵城的上空炸响,瞬间点燃了整座城市的欢乐氛围。
海岸边,人群久久未曾散去,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仿佛还沉浸在那震撼人心的演练场景之中。
孩子们在沙滩上奔跑嬉戏,模仿着战舰发射火炮的样子,嘴里还不时发出 “砰砰” 的声响。
年轻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谈论着新战舰的雄伟英姿,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老人们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着大明的日益强大。
“那火炮一响,地都跟着颤三颤,咱大明的战舰就是厉害!”
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拍着胸脯,满脸骄傲地说道。
“是啊,这战舰在海里灵活得像条鱼,敌人根本就追不上,以后咱大明的海疆可就稳如泰山了!”
旁边一位书生模样的人,推了推眼镜,附和着说道。
朱允熥站在观礼台上,看着这热闹非凡的场景,心中满是喜悦与欣慰。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彰显着帝王的威严与自信。
杨荣快步走上前来,脸上堆满了笑容,说道。
“陛下,此次新战舰演练大获成功,百姓们如此欢欣鼓舞,实乃我大明之盛事啊!这新战舰必将成为我大明海军的利器,威震四海。”
朱允熥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没错,这新战舰凝聚了无数工匠和学者的心血,今日终于展现出了它的强大威力。”
“朕决定,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在南洋诸岛的皇叔朱棣,有了这新的战舰,我们出征澳洲的计划可以正式启动了。”
杨士奇也走上前来,拱手说道:“陛下英明!澳洲大陆地域广袤,资源丰富,若能将其纳入我大明版图,必将极大地增强我大明的国力。”
朱允熥随即转身,走进了观礼台后的营帐。
营帐内,笔墨纸砚早已备好。他缓缓走到桌前,拿起毛笔,略作思索,便开始奋笔疾书。
他的笔触刚劲有力,每一笔都饱含着对出征澳洲的期待和决心。
信中,朱允熥详细描述了新战舰的各项性能:“此战舰采用全新合金打造船身,坚固异常,可抵御狂风巨浪。”
“火炮射程远、精度高,威力惊人;船帆设计独特,航行速度大幅提升。演练之时,火炮齐发,声震海天,精准命中目标,其灵活机动之姿,令人赞叹。”
最后,他写道:“皇叔,有此新舰,出征澳洲时机已至,望速做准备,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信件写好后,朱允熥将其仔细地装入信封,盖上玉玺。
他把信封交给一位亲信的使者,郑重地说道:“你务必日夜兼程,将此信尽快送到皇叔手中,不得有任何延误。”
使者单膝跪地,接过信件,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负使命!”
说罢,便转身匆匆离去。
在遥远的南洋诸岛,朱棣正坐在营帐中,眉头微皱,看着桌上摊开的地图。
营帐外,海风呼啸着吹过,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阵阵沉闷的声响。
朱棣的眼神深邃而坚定,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的澳洲大陆处轻轻划过,心中一直盘算着出征澳洲的计划。
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走进营帐,单膝跪地,大声说道:“王爷,有来自金陵城的使者求见!”
朱棣心中一动,连忙说道:“快宣!”
使者快步走进营帐,跪地行礼,说道:“王爷,这是陛下的亲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