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者拿着工具,认真地涂抹着泥浆。
他的手虽然有些颤抖,但却十分专注。
“大爷,您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拼命干活啊?”
一名年轻的百姓问道。
老者叹了口气,说道:“没办法啊,这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不努力,谁来努力呢?而且这位大明的将军说得也有道理,只有重建好了,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这寺庙是我们的信仰所在,一定要修好。”
然而,随着重建工作的深入,劳动压力也越来越大。
百姓们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干活,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食物的供应也逐渐变得紧张,大家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在一个简陋的工棚里,几个百姓围坐在一起,小声地抱怨着。
“这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每天累死累活的,都快撑不住了。”
一个年轻人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而且这吃的也越来越少了,根本就不够吃。”
另一个百姓附和道。
“可是我们又不敢说出来,要是被那些大明士兵听到了,说不定会有麻烦。”
一个老者担忧地说道。
他们虽然心中不满,但却不敢大声抱怨,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在他们心中,对蒋忠的好感也逐渐减少。
一天,蒋忠来到工地视察。
二天,
三天,他看到百姓们疲惫的面容,心中也有些不忍。
“大家辛苦了,再坚持一下,等把这些地方都重建好了,大家的日子就会好起来的。”
蒋忠说道。
百姓们只是默默地低着头,继续干活,没有人回应他。
蒋忠察觉到了百姓们的情绪变化,但他以为这只是暂时的疲惫,并没有放在心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们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
一些年轻气盛的人开始私下里商量着反抗。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这样下去,我们都会累死的。” 一个年轻人愤怒地说道。
“可是我们能怎么办呢?那些大明士兵的武器很厉害,我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另一个人担忧地说道。
“我们可以先秘密地组织起来,等时机成熟了,再发动反抗。”
一个中年人提议道。
他们的计划虽然还很模糊,但却在百姓中悄悄地传开了。
一些原本只是心中不满的百姓,也开始动摇起来。
在一个夜晚,几个百姓聚在一起,讨论着反抗的计划。
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他们吓得赶紧停止了讨论,紧张地看着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