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朱允熥的提前布局,朱棣的谋划!

他深知,这座军营将成为他们在南洋群岛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为后续的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景隆和王景弘所在的舰队选择了一座位于群岛中心位置的岛屿建立军营。

这座岛屿交通便利,与周边各个岛屿都有便捷的水路相连。

士兵们在岛上平整土地,建造了宽敞的仓库和训练场。

王景弘充分发挥他的智慧和经验,指挥士兵们合理规划军营的布局,使得整个军营井然有序。

李景隆则负责组织士兵们进行军事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座军营逐渐建成。

军营里,旗帜飘扬,士兵们精神抖擞地巡逻站岗。

军营外,防御工事坚固,各种武器装备摆放整齐。

大明的三路大军在南洋群岛站稳了脚跟,开始了长期驻扎的准备。

南洋群岛各国看到大明军队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了军营,心中的担忧如同乌云一般愈发浓重。

各国的王宫和议事厅内,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

一些热血的将领和年轻的勇士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们聚集在一起,商议着如何给大明军队一个教训。

在苏门答腊国,一位年轻气盛的将领站在众人面前,慷慨激昂地说道:

“诸位,大明军队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妄为,建立军营,分明是对我们的挑衅。”

“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拿起武器,与他们决一死战!”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

“对!我们不能让他们如此嚣张,一定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与其在这里担惊受怕,不如主动出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然而,也有一些较为理智的大臣和将领提出了反对意见。

一位老臣皱着眉头,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应该再观察一段时间,寻找更好的时机和策略。”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得不可开交。

国王坐在王座上,看着下面争吵的众人,心中十分纠结。

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但又不忍看到自己的国家被大明军队如此欺压。

最终,国王决定先派遣使者再次前往大明军营,试图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果谈判无果,再考虑采取其他行动。

在爪哇国,同样的争论也在激烈地进行着。

一些年轻的勇士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高呼着要与大明军队战斗到底。

而一些经验丰富的将领则提醒大家要冷静思考,不要冲动行事。

国王在权衡利弊后,也决定先采取外交手段,与大明军队进行沟通。

满剌加国等其他国家也都陷入了类似的困境。

各国的热血之士们渴望为国家的尊严而战,但又不得不面对大明军队强大的实力。

他们在矛盾和纠结中,等待着国王的最终决策。

……

在南洋群岛各国的王宫内,国王们仍在为是否与大明军队正面冲突而犹豫不决。

然而,那些满腔热血、充满斗志的年轻将领和勇士们却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他们聚集在秘密的据点里,眼神中燃烧着愤怒和决心,决定不再等待国王们的决策,自行采取行动。

在苏门答腊国,一群年轻的勇士们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子前,桌上摊开着一张简陋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大明军队在岛上的军营位置。

“兄弟们,咱们不能再等了!”

“国王他们瞻前顾后,可咱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明军队在咱们的土地上耀武扬威。”

“咱们必须主动出击,给他们一个教训!”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另一位年轻的勇士站起身来,指着地图说道:“我觉得咱们可以趁着夜色的掩护,对大明军队的军营发动突然袭击。”

“他们肯定想不到咱们会主动进攻,这样我们就有很大的胜算。”

大家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制定着详细的作战计划。

他们分析了大明军营的防御布局、兵力分布以及巡逻路线,确定了最佳的偷袭时间和进攻路线。

最终,他们决定在三天后的深夜发动袭击,那时月光黯淡,正是行动的好时机。

在爪哇国,一群热血的士兵们也在秘密商议着。

他们同样对大明军队的驻扎感到不满,渴望为国家的尊严而战。

“我们是爪哇国的勇士,怎能容忍外人在我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我们要让大明军队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士兵们听了,纷纷高呼:“对!我们要战斗!”

他们迅速组织起来,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

有的负责侦察大明军营的情况,有的负责准备武器和物资,还有的负责联络其他志同道合的人。

他们计划在同一时间对大明军队在岛上的军营展开多角度袭击,让敌人顾此失彼。

满剌加国等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那些热血的人们不顾国王的犹豫和劝阻,自发地组织起来,准备对大明军队发动偷袭。

他们虽然知道自己的实力与大明军队相比悬殊巨大。

但心中的爱国热情和对尊严的渴望让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战斗。

……

在大明于南洋群岛的军事行动有条不紊推进之时。

朱允熥所精心布局的情报网络也在这片陌生海域悄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早在决定攻略南洋群岛之初,朱允熥便高瞻远瞩地意识到情报对于战略实施的重要性。

于是大力发展情报机构,将其触角延伸至南洋群岛的各个角落。

在朱棣的营帐,一名身着黑衣、身形矫健的情报人员悄然进入营帐,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份密函。

朱棣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而后接过密函,迅速展开阅读。

密函中详细记录了南洋群岛各国那些热血之士的行动计划。

从他们秘密商议的地点、参与人员,到具体的偷袭时间和进攻路线,无一遗漏。

朱棣的眉头微微皱起。

他深知,这些热血之士的行动虽然看似冲动。

但背后反映出南洋群岛各国对大明军队驻扎的不满和反抗情绪正在逐渐滋生。

“这些南洋小国,还真是不安分。”

朱棣冷哼一声,将密函放在桌上,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