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一间宽敞的会议室里,争论得面红耳赤。
“我们奥斯曼帝国在军事上有绝对的优势,结盟后,在军事行动中应该以我们为主导。”
奥斯曼帝国的使者说道。
白羊王朝的使者则反驳道:“我们白羊王朝也有自己的长处,而且我们是结盟的发起方,在决策中应该有平等的话语权。”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签订了结盟条约。
条约规定,两国在军事上互相支持,共同应对外部威胁;在贸易上,互相开放市场,促进经济交流。
而在大明,朱允熥也得知了这三个国家的反应。他微微一笑,说道:“他们有所警惕是正常的。但我大明并无侵略他国之意,只是希望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传朕旨意,让边境的军队保持警惕,但不要轻易挑起事端。同时,派遣使者前往这三个国家,传达朕的友好之意,表明我大明愿意与他们和平共处,开展贸易往来。”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黑羊王朝、白羊王朝和奥斯曼帝国与大明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一场看不见的较量,正在悄然展开。
交趾的夜晚,静谧而深沉。营帐外,篝火熊熊燃烧,照亮了周围的一小片区域,士兵们在营帐边巡逻,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朱柏正坐在营帐中,借着微弱的烛光看着地图,眉头微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沐春则在一旁,双手抱臂,眼神专注地盯着地图上印度的位置。
营帐内,烛火摇曳,偶尔发出 “噼啪” 的声响,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
突然,一名士兵走进营帐,轻声说道:“将军,有一位使者求见,说是有重要消息。”
朱柏和沐春对视了一眼,朱柏放下手中的笔,说道:“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一名身着黑衣的使者匆匆走进营帐,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十分明亮。
他单膝跪地,说道。
“朱将军、沐将军,在下奉陛下之命,前来向二位传达关于印度帝国的消息。”
朱柏站起身来,走到使者面前,双手背后,说道:“快说,印度那边情况如何?”
使者说道:“将军,印度帝国已经决定和我大明开战。他们正在积极筹备军队,调集粮草,准备与我军一决高下。”
“据我们安插在印度的眼线回报,印度帝国此次动员了大量的兵力,陆军人数众多,且配备了不少战象,这些战象在战斗中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他们的海军也在加紧训练,准备从海路对我军进行骚扰。”
沐春皱了皱眉头,走上前一步,问道:“战象确实是个麻烦。那他们的战象训练到什么程度了,作战时一般如何运用?”
使者想了想,回答道:“沐将军,据眼线所说,印度的战象训练有素,它们会被披上厚重的铠甲,象背上还设有塔楼,可搭载数名士兵进行攻击。”
“作战时,战象通常会被布置在军队前方,用于冲散敌方阵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