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虞朝第十三君主华胥虞朝新纪:权力更迭封犬封国鬼方国

李华胥深知,若给他们封国,无疑是放虎归山。一旦他们拥有了自己的领地和势力,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更加肆无忌惮地发展自己的力量。他们可能会在封国内招兵买马,建造坚固的城池,打造精良的武器。他们会强迫当地的百姓参军,让百姓们离开自己的农田和家园,去为他们卖命。他们还会培养自己的军队,聘请武艺高强的将领来训练士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他们会制定严酷的法律,对百姓进行残酷的统治,让封国成为他们的独立王国。这样一来,他们对虞朝的统治就会构成直接的威胁。他们可能会在实力壮大后,起兵反叛,攻打虞朝的都城,妄图夺取整个国家的政权。日后必定会成为虞朝的隐患,这个隐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将虞朝多年来的繁荣毁于一旦。

想到这里,李华胥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王座的扶手。那扶手由坚硬的木材制成,表面光滑如玉,但此刻在她的紧握下,仿佛都要被捏碎。她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青筋暴起,显示出她内心的愤怒已经到达了极点。她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怒,忧虑虞朝的未来会因为这两个人而陷入危机,愤怒他们的恶行竟然如此猖獗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思考着应对之策。

当枫树提出给李天狗和李天鬼封国的请求后,李华胥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她刚想张嘴直接拒绝,坚决地扞卫虞朝的利益和自己的原则。然而,就在这时,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到了身旁的父皇祝融。

只见祝融一脸温和地看着李华胥,那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关爱,仿佛穿越了岁月的长河,带着无尽的温暖与柔情。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那是时光留下的痕迹,每一道皱纹都记录着他一生的风雨沧桑。但在这些皱纹中,却透露出一种慈祥与宽厚,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安心和亲切。他微微眯起眼睛,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仿佛在无声地鼓励李华胥做出一个正确而善良的决定。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他们也是你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们呀!血浓于水,亲情是割舍不断的。虽说他们在竞争中失败了,但总归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给他们一个容身之地,也算是彰显你作为君主的仁德与宽厚。你初登大位,正需要向天下人展示你的胸怀和度量,这不仅是对家人的关爱,也是对天下百姓的一种表率。”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仿佛是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李华胥的心田。每一个字都如同柔和的音符,轻轻地敲击着李华胥的心灵,让她原本坚定的决心开始动摇。

李华胥听了父皇的话,心中一阵纠结。她深知父皇的心意,父皇一生宽厚仁慈,最看重亲情。在他漫长的人生中,始终将家人的和睦放在首位,他认为亲情是世间最珍贵的情感,是维系一个家庭和国家的重要纽带。在他的心中,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他希望一家人能够和睦相处,共享太平,他不愿意看到家族内部因为权力和利益的纷争而变得四分五裂。

而且自己刚刚登基,根基未稳。虞朝的朝堂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许多官员都在暗中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试图判断她的性格和执政风格。若因为这点事拂了父皇的面子,一来显得自己不孝,在古代,孝道是最为重要的品德之一,若被天下人指责自己不顾亲情,她的声誉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民众对她的信任也会大打折扣;二来也会让朝堂上的官员们觉得自己刻薄寡恩,认为她是一个心胸狭隘、不能容人的君主,这将不利于自己树立良好的君主形象,也会影响到她在朝廷中的威望和统治力。

她在心中暗自权衡利弊,每一个念头都如同沉重的砝码,压在她的心头。她想到了虞朝的未来,若给李天狗和李天鬼封国,可能会埋下巨大的隐患,他们的恶行可能会在新的领地继续蔓延,甚至可能会对虞朝的安全构成威胁;她想到了百姓的福祉,百姓们已经深受这两人的欺压,若封国后他们变本加厉,百姓们的生活将更加艰难。但她也想到了亲情的珍贵,想到了父皇那充满期待和关爱的眼神,想到了维护家族和睦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小主,

最终,她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包含着太多的无奈和忧虑。这声叹息仿佛凝聚了她内心所有的挣扎和痛苦,在寂静的宫殿中回荡,仿佛是她内心痛苦的呐喊。宫殿的墙壁仿佛也感受到了她的无奈,将这声叹息轻轻地反射回来,让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困境。

封国之局初启

李华胥在王座上深吸一口气,这一口气仿佛凝聚了她所有的力量和决心。她缓缓站起身来,身姿挺拔而威严,宛如一株傲立霜雪的苍松。她的脊背笔直,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她的肩膀宽阔而沉稳,仿佛能够扛起整个虞朝的命运。尽显新君的气度与风范。

身上的皇袍随风轻轻飘动,那皇袍是虞朝工匠们的心血之作。他们花费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精心挑选了最珍贵的丝线,每一根丝线都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仿佛蕴含着天地间的灵气。绣工更是精湛绝伦,每一条龙都栩栩如生,仿佛要腾空而起。金龙的鳞片在日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仿佛活了过来,它们的龙须随风飘动,眼神灵动,仿佛在诉说着虞朝的辉煌历史和未来的希望。

她静静地站在王座前,目光坚定地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她即将做出的决定,也在展示着她作为君主的自信和威严。

她目光冷峻,宛如冬日里的寒霜,带着彻骨的寒意缓缓扫视了一圈朝堂上的众人。那犀利的眼神仿佛是两把锐利的匕首,能够穿透每个人的内心,洞察他们心底的秘密。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在这眼神的注视下,只感觉自己的心思被完全看透,仿佛被扒光了衣服暴露在众人面前,不禁低下头去,不敢与之对视。他们的脸上露出慌张和心虚的神情,身体微微颤抖,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衣角。

朝堂上,官员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神情紧张,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眼神游离不定,双手紧紧地交握在一起,仿佛在努力压抑着内心的不安。他们担心新君的决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害怕自己站错了队伍。而有的则若有所思,微微皱着眉头,眼神深邃,似乎在思考着这一决定背后的深意。他们双手抱臂,时而点头,时而摇头,内心在不断地权衡利弊。

她知道,自己此刻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虞朝的未来,每一句话都如同沉重的石头,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巨大的涟漪。而这个封国的旨意,更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必将引发一场轩然大波。这一决定不仅会影响到李天狗和李天鬼的命运,也会对虞朝的政治格局、军事力量和社会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

沉默片刻后,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这一口气中。然后,她提高声音,颁布旨意:“封哥哥李天狗到达欧洲,可以自行挑选地方在那里建立一个犬封国;封妹妹李天鬼到达中亚一目国旧址废墟,可自行挑选合适的地方建立一个鬼方国。”她的声音清晰而洪亮,如同洪钟一般,在宽敞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有着千钧之力,重重地砸在众人的心头。那声音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一决定的不可更改性。

在那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朱红色的立柱高大而挺拔,仿佛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权力的中心。殿顶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金黄的光芒,精美的藻井绘着云纹和祥兽,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威严。墙壁上的壁画描绘着虞朝往昔的辉煌战事与太平盛景,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古老王朝的传奇故事。然而,此刻这金碧辉煌的装饰也难掩紧张的氛围,空气仿佛被凝固了一般,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当李华胥颁布封李天狗和李天鬼封国的旨意后,官员们听到旨意后,脸上瞬间像是被按下了表情切换键,露出了截然不同的丰富表情,仿佛一幅生动的众生相画卷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这画卷里有震惊、有疑惑、有愤怒、有沉思,每一种表情都像是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部分官员完全被这旨意惊得呆若木鸡。他们惊讶得张大了嘴巴,那嘴巴张得仿佛能塞进一个拳头,下颚都快要脱臼一般,连上下牙齿磕碰的声音都清晰可闻。眼睛瞪得滚圆,眼球似乎都要从眼眶里蹦出来,满是不可置信,就好像看到了太阳从西边升起一样,那是对这一旨意最直观的抗拒。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错愕与难以置信,原本整齐梳理的头发似乎都因为这巨大的震惊而微微竖起,根根发丝都透露着他们内心的震撼,仿佛每一根头发都在诉说着“这怎么可能”。

在他们的认知中,李天狗和李天鬼平日里的所作所为简直是罄竹难书。李天狗仗着自己的身份,在街头巷尾就是个十足的恶霸。他每次出行,身后都跟着一群狐假虎威的家丁,他们穿着统一的服饰,趾高气扬地在街上横冲直撞,吓得百姓们纷纷躲避,街道两旁的店铺急忙关上店门,生怕惹上这尊瘟神。他抢夺百姓财物如同家常便饭,看到哪家店铺里有值钱的玩意儿,就直接让人抢过来,店主若是敢反抗,他便拳脚相加,手段残忍至极。有一次,一位老实巴交的布店老板不肯将店里的一匹珍贵绸缎交给他,他竟命家丁将老板毒打一顿,还砸毁了店里的许多布料,老板因此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含恨离世,好好的一个家庭就这样因为他而家破人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天鬼则阴险狡诈得如同一条藏在暗处的毒蛇。在后宫之中,她整日挑拨离间,说尽了其他妃嫔的坏话。她会在老皇帝面前添油加醋地描述某个妃嫔的小过错,让老皇帝对其心生厌恶;又会在妃嫔之间制造误会,让她们互相猜疑、争斗。她的目的就是要弄得宫闱之内鸡犬不宁,好让自己的母亲枫树在后宫中独得恩宠。她还妄图谋害其他妃嫔,曾在一位妃嫔的饮食里下毒,若不是及时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她手段之狠辣,令人发指,后宫中的妃嫔们对她是又怕又恨。这样的人得到封国,无疑是给虞朝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将虞朝的安稳炸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