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雄关可是大骊的国门啊,一旦被攻破,中原之地将全面沦陷,恐怕长安危矣!”
“这可如何是好?”
陈尧敲了敲龙案问道:“诸位爱卿可有退敌良策?”
一名文官发起牢骚:“臣早就主张义和,下嫁公主以保和平方为良策,如此一来,边关将士何至于抛头颅洒热血?”
“现在倒好,不仅数万骑兵战损,数万将士埋骨他乡,青云牧场也失守,北胡距离国门也仅一步之遥,陛下,臣主张迁都……。”
一名武将当场暴怒:“崔宏,你给老子闭嘴,边关将士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靠牺牲女人换取和平,朝廷养军队干什么?当摆设吗?那还不如去养女人。”
“崔宏,你这贪生怕死的酸儒,国难当头不思报国也就算了,还主场迁都?”
“陛下,崔宏主张迁都,致使官心动摇,臣恳请陛下将他斩首示众。”
崔宏怒道:“孙乾,本官是在提建议,建议,你懂不懂?”
“什么狗屁建议,你提议迁都,就是贪生怕死。”
孙乾铿锵有力道:“陛下,北胡攻陷千山关,夺走青云牧场,杀我边军,掳我同胞,此举绝非冲着义和来的,若要义和,北胡狼子必会狮子大开口,臣提议立即集合兵马,驱逐胡虏。”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不少武将纷纷开口附议。
这个就是孙乾?
魏冉侧目打量着孙乾,三十出头,虽不是孔武有力,但也是位彪悍武将。
温夫人给的名单中,就有孙乾的名字。
孙乾平民出身,十几岁参军屡立战功,在西陲一带戍边多年,打的一些部落抱头鼠窜。
若非西陲的那些小部落联名出使上访大骊,这孙乾恐怕还在西陲一带捏柿子。
那些被他打过的部落,更是背地里称呼他为西陲小霸王。
可惜孙乾没有后台,从军十几年,在西陲立下过不少功劳,却也只是个五品偏将。
“臣,也附议,支持孙乾将军随军抗击北胡。”
魏冉主动开口。
他说的是随军,而不是领军。
因为要领军的人是他。
孙乾,最多只能当个副将。
陈尧扫了他一眼,手指敲击桌上急报:“千山关失守,粮草也被北胡掠夺,如今双雄关的粮草只够大军维持半个月。”
“此战已经避无可避,诸君可有退敌良策?”
有主战派当即走出来道:“陛下,北胡狼子欺人太甚,臣恳求立即发兵,驱逐胡虏,但任命将帅需要仔细斟酌。”
“臣请战。”
“臣也请战。”
这么好的机会,魏冉肯定不能放过,当即走上大殿朗声道:“陛下,臣请求带兵驱逐胡虏。”
独孤熊两眼一瞪:“你小子又来请求带兵?”
秦山无奈道:“孩子,别闹了,老老实实在长安读书,打仗这种事,跟你没关系。”
一名武将撇嘴道:“魏冉,就算要带兵,这里这么多能臣武将,哪里轮得到你?”
“就是,黄口小儿不嫌事大,你懂带兵打仗吗?”
“别到时候见了血,吓得尿了裤子。”
“哈哈哈。”
甚至有人开始嘲讽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