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陈安安,听到这里,也赶紧举手:“姥姥,姥姥,我以后也想自由恋爱。”
二姐听后,脸色一黑,直接掐了她一下:
“自由个屁,你以后是包办婚姻,我说了算。”
“整天调皮捣蛋的,不到半个月,偷了人家好几只獭兔........”
陈安安不服气道:“都是小胖子指使小花干的,再说小舅都是给了钱的。“
“吃饭,吃饭,教育孩子回去教育去。”
“还有老三,啥自由恋爱,最多是让你自由相亲。”
王慧是不信马春竹的鬼话,每天除了去场部上班,回来就猫在家里看电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吃饭都得她叫,上哪自由恋爱去。
像虎子和林夏这种自己处对象的,毕竟还是少数,多数人都是相亲。
靠着亲戚朋友介绍,在十八九岁合适的年纪,一年相亲个十来次,双方互相看对眼了,再私下打听一下家里的根,合适就先处着,处着没问题,再谈婚论嫁。
换个最通俗的说法,想处对象,总得先有那么个人吧。
女眷这边聊的热闹,男人那桌就更热闹了,最中间放着一个大碳炉,除了新鲜的羊肉,还有不少青菜。
老爹和大伯挨着,互相干着白酒,二姐夫陈大磊则是在一旁,说着从小卖店听到的趣事。
眼下村里,除了最东边的堆场,他的小卖店俨然成了第二个情报站。
“爹,大伯,那个张小军你们知道吧,他爹来过几次小卖店,说这家伙认识了大人物,跟着人家去了春城赚大钱去了。”
“听说,明年也打算盖大砖房,还要照虎子的标准来。”
“还有那个李小明,听说因为在看守所打人,又加了刑期。”
“还有许大山哥俩,听说天天晚上去许大力家住,咱也不知道咋回事。”
“还有这物价,五天一小涨,十天一大涨,像虎子三个月前花1000块钱买的国产彩电,现在都涨到1300块钱了。”
大伯叹息一声:“这事我也知道,好像叫什么物价闯关,听二奎说县里不少人,都在抢购电器。”
“我这还犯愁呢,用不用先给三平准备一台彩电。”
马福军想起自己一个月48块钱的工资:
“要我说,物价这么涨不正常,说不上快调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