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楸木沟里,露营地

尚可喜看到阿巴泰如此奉承自己,也觉得高兴。就对阿巴泰说道,“此事还需要阿将军嘱咐好手下,别暴露了口风。”

阿巴泰连忙应是,并对尚可喜说“我马上去嘱咐手下,让他们不要乱说。对了,智顺王,我安顿好部下,回来请智顺王赏光,我来请客。一会去打个狍子去。”

尚可喜一听,嗨!这小子上道,就对阿巴泰说“好就这么定了,我带点好酒。”

好了,这俩货,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张好古不知道这俩货怎么定的,看了一晚上的热闹,虽然不知道两路清军损失的具体数,但看昨晚打的那个热闹,双方损失必定不小。

他眯眼望着远处尚未散尽的硝烟,喉咙里滚出一声闷笑:“这俩货……倒真舍得下本钱。”

他口中的“俩货”,是两路清军的将领——北路尚可喜,南路路阿巴泰。旗人和投降的汉军素来不和,一个出身镶红旗,自诩血统高贵;一个因战功擢升,常被讥讽为“皇太极的狗”。可谁也没料到,在昨夜演变成一场荒唐的混战。

起初只是试探,后来双方打出真火来,来。张好古原以为,顶多放几把火便罢,谁知两路清军竟借着夜色,在青山关堡摆开了阵势。刀枪碰撞声惊飞了栖鸦,战马嘶鸣与士卒的咒骂混作一,还有惨叫声,那一个“惨”字怎是了得?

于是张好古带着人马,带着粮食,来到了楸木沟。

楸木沟,因树而得名。

初入沟口的人,总会被那漫山遍野的楸木晃了眼睛。这树生得奇——树干笔直如枪,树皮却皲裂如甲,春末开淡紫的花,远望似一片未散的硝烟。

沟里的老猎户说,楸木是“兵树”,早年戚帅驻防时,专砍它的枝干做枪托,因木质硬韧,比寻常松木耐得住火器后坐。至于沟中那些青松,倒像是楸木的卫兵,针叶森森,从山脊一直排到谷底,把整条沟捂得严严实实。

藏兵要地,须得“三险俱全”。楸木沟占全了:一险在山陡,两侧崖壁近乎垂直,唯有沟底一条羊肠小道蜿蜒;二险在林密,楸木与青松的枝干交错,人在林间走,三步便不见影;三险在谷深,雨季时山洪在沟底冲出无数暗坑,外人若贸然闯入,往往不得入。

前元年时期,白莲教起义军曾在此设伏。据县志残卷载,元军追兵入沟后,忽闻山顶金鼓齐鸣,滚木礌石如暴雨倾泻。待硝烟散尽,只见沟中横七竖八躺着数十具尸体,起义军却早从后山秘道撤走。

后来元军派斥候探查,回报说:“草木皆兵,每棵楸木后似皆藏人。”——原是起义军将楸木树干掏空,做了简易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