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八艳献艺

张好古执金樽而立,目光扫过方以智未更的布衣,语气却隐隐透出威势:"方明府继任松江,当知此地非止文风昌盛,更是东南喉舌。"忽闻隔壁武桌传来刀鞘相击之声,他微微颔首。

又转向冯梦龙:"听闻闻冯先生新编《三言》,其中《警世》《醒世》二卷,令某三复而叹。"

席间柳如是斟酒时,袖间滑落半阕《金陵秋思》,张好古拾起轻诵:"旧苑荒台杨柳新,竟惹得陈卧子击节而和。"见武将桌孙临起身欲打断,他扬眉一笑:"今日雅集,但论风月,暂不提关河。"满座皆会意,文士举杯,武将敛容,别苑中一时竟分不清是诗酒更盛,还是威势更重。

酒过三巡,熟悉张好古的自不去言,那些初见张好古的,见抚台大人端的是平易近人,不显丝毫高官架子,便也渐渐放开了。

因是众人大都敬抚台大人,张好古也渐渐喝的有点高,柳如是见此,便示意李香君,董小宛近前伺候着。

酒喝的高兴,秦淮八艳也各自展示技艺,柳如是是轻抚一曲算是助兴。有了柳如是的引子,众女子也活跃了起来。

陈圆圆褪去藕荷披风,足尖一点地,素纱广袖便扬起满庭星辉。她跳的是《霓裳羽衣》残谱——本为宫舞,经她改编,足不点毯,仅凭九尺鲛绡悬于梁柱为支点,旋身时如弱柳临风,回眸处似新荷擎露。顾横波膝上琴未歇,十三弦忽转《五知斋》慢板,指下按泛交替,竟与圆圆的舞步严丝合缝:她折腰如新月沉江,琴声便作涓涓细流;她振袖若白鹤冲霄,宫调即变裂帛之响。

更奇者,当舞至“破阵”一节,忽有侍女失手打翻鎏金博山炉。香灰簌簌飘落,陈圆圆却借势旋身,以纱袖拂灰为界,足尖在香灰上勾出半圈梅花印痕。顾横波琴音骤紧,改奏《良宵引》,弦上跳弓恰似飞雪点梅,而炉中余烟被带起的风卷入舞阵,缠在圆圆腰间,宛如为仙子系上一条会呼吸的云带。

席上方以智一时看痴,手中犀角杯竟忘了放下。忽闻圆圆最后一旋收势,琴声戛然而止,满庭寂静。只见她立在香灰画的梅花心,鬓边累丝衔珠簪微微颤动,簪尾悬的米粒珍珠上,映着琴板未散的余韵。

楼里的曲院风荷,浓淡相宜的荷叶簇拥着水榭,偶有晚风掠过,便送来缕缕荷香。李香君一袭素色衣裙静坐于水榭琴旁,纤长的手指轻抚琴弦,眉间是藏不住的欢喜。这位水榭周围人人皆知的才女,平日里总爱捧着张好古的诗词文章反复品读,那字里行间的才情与风骨,早已让她的心深深沦陷。

今日,她得知心仪的张好古高升三品松台巡抚,满心欢喜之余,便想以一场自弹自唱,将心中汹涌的贺喜之意化作音符。琴声起,如清泉流淌,似细雨飘落,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欣喜。"张公高才世所稀,凌云壮志展宏图",她的歌声清亮婉转,词句之间满是对张好古才情的赞美。她唱着他文章里的锦绣山河,颂扬他诗中忧国忧民的情怀,仿佛在那歌声里,就能看到张好古在朝堂上一展抱负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