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全国先进表彰大会

PS:因为某些原因,本章多次审核不过,心塞。

以前能审过的词语,忽然审不过,要修改。

因此,文里词语出现很多借代、缩写、隐晦的词语。

请姥爷们理解。

感谢大家的支持哟~~

MUA~~

=========

思雨文化,共有三人出席表彰大会:司雨,曹华,高元明。

曹华曹厂长,仙涛汉唐文化服装口罩工厂厂长。

从1月底开始,连续一百多天驻守在工厂,确保口罩工厂稳定生产。

为楚江、湖城乃至全国,源源不断稳定提供物资。

仙涛工厂,已享誉全国,鼎鼎大名的战略级物资生产基地。

累计生产几十亿枚普通一次性口罩、二千万枚医疗口罩,和二百万套防护服。

为战胜风暴,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

司雨,作为思雨文化老板,在风暴前夕,嗅觉敏锐,动作果决。

冒巨大风险,斥巨资提前打造出汉唐工厂,为战胜风暴做出巨大贡献。

并因个人捐款两个亿,和“白衣守护”基金,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

思雨文化,是湖城地区,功劳最大的民营企业,功劳数不胜数:

仙涛工厂、新闻小组、三上联播、集体捐款、志愿者大队........

因此,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

同样获得这份殊荣的民营企业,还有湖城的卓尔控股。

全国,只有1500名先进个人,200家先进集体。

楚江作为震中地区,全国最严重的省份,为风暴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

独占200名先进个人,60家先进集体。

其中,有五位医护人员先进个人,已不在团队里,在另一个世界。

这些先进里面,医护人员占比最高,高达70%。

基层工作者、基层机构,占比20%左右。

其他行业和岗位,如物流从业者、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占10%。

司雨等三人,都在最后一类里。

先进集体里,只有四家是企业。

分别是:民营的思雨文化、卓尔控股,国资的华建三和东风。

思雨文化拿到先进集体,理应由CEO鲁明银来领奖。

但他因为风暴期间不在湖城,没有做出任何贡献,不好意思代表公司领此大奖。

因此,公司的领奖代表,变成在风暴期间驻守岗位、做出巨大贡献的行政总监高元明。

司雨、曹华是个人奖,高元明代表公司是集体奖。

除了这三个国家级奖项,楚江、湖城两级政府随后召开的省级、省会级两个大会。

思雨文化更拿奖无数,将在12天后召开。

5:45分,司雨等三人,穿着中山服,戴着绶带和大红花,跟着大部队来到酒店大堂。

酒店大堂里,悬挂着“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横幅,二十多位工作人员,西装革履,列队送行。

走出大堂门口,20辆中巴车已停在停车场。

司雨三人,按流程名单里的安排,坐上指定好的大巴车。

6:00整,礼宾车队出发。

中巴车前面,有八辆警用摩托车开道护卫。

车里的代表们,手拿面包和牛奶,抓紧时间简单用早餐。

流程安排非常紧凑,没有专门早餐时间,在车里解决。

高元明飞快吃完一块面包,喝完一盒牛奶,轻声说:

“快点吃,看外面,这辈子可能就这一次享受顶级待遇的机会。”

所有代表和他的想法都一样,飞快应付完早餐,目视窗外:

大安街部分路段临时交通管制,确保车队畅通无阻;

沿路每隔百米便站着一位交警,肃立敬礼;

路边挂着无数横幅,写着各种标语;

被临时交通管制拦住的车辆和行人,没有任何骚动,安静目送车队;

一位行人估计是退伍军人,站在路边,身着便服,用最标准的军礼向车队敬礼;

路过一个十字路口,路边的一位行人,看着中巴车上“楚江抗战代表团”的横幅,忽然拍响巴掌。

一石激起千层浪。

行人们全部热烈鼓掌,向车队投以钦佩和感激的目光。

司雨静静靠在椅背上,目视窗外,听不到掌声,只能看到行人鼓掌的动作和热切的面部表情。

心里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

虽然没能改变大走势,但已尽个人能力,做出力所能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