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方星河年

可方粉更爱他了。

从来没有人能够这样狂妄的闪耀着,恐怕当初盛唐的李白也不过如此。

虽然很多方粉担心他亏掉好不容易赚来的钱,但是这种代入之后深入骨髓的痛快,像是独品一样令人着迷。

疼讯倒了霉,被几乎全部的财经舆论嘲讽着。

疼讯也捡到了大便宜,每天新增用户爆到了200万。

一片沸沸扬扬中,烈炎山和缺德大嘴之流,再一次找到了悄咪咪抹黑方星河的角度——你赚了那么多钱,能够在那么没有意义的事情上砸出1.5亿,为什么不给穷人捐款?

咱们国家还有好几亿百姓活在贫困中!

类似的声音刚刚有人带头,马上就变得甚嚣尘上。

直到方星河向吉省教育部门捐赠了5000万贫困儿童助学金,来自道德高点上的指责顿时只剩杂音。

“如果不是我们的批评,他才舍不得呢……”

小丑的声音,不必理会。

倒是新闻联播又双叒叕被他惊动,派人前来采访。

吉省上下乐坏了,宣传口哪里想过这种事,教育口更没想到,头头们热情洋溢的把他一顿夸,恨不得弄块牌子挂他身上,上书一行大字:吉省人民的好儿子。

因为要上新闻联播,方哥的态度不再那么任性,讲了几句能播的话。

第一个问题聚焦于数字:“方星河,你捐出了一个天文数字。”

“多吗?”

“很多,是改开以来个人在教育领域捐助的最高数字。”

“但这并不是我的全部。”

方星河轻描淡写的笑容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什么叫逼格?

你方哥张口就是装逼界的表率。

第二个问题聚焦于理由:“为什么专门捐助贫困儿童的教育?”

“我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也没有忘记贫困儿童求学的艰难。我写了好几篇劝学的文章,很多小丑批评我干耍嘴皮子,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我有力量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了,那就做吧。”

“做给他们看?”

“做给所有人看,我知道我能影响到很多人,我希望大家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第三个问题开始深入:“你会不会觉得国家在这方面做的不够?”

“确实不够,但这不是主观意愿上的不想,而是我们确实还没有发展到那个阶段。”

“你真的这么想吗?很多年轻人都以批评体制为荣。”

方星河知道这个问题因何而来——韩涵前段时间又骂教育体制不干人事了。

他骂的那个点,倒也没骂错,只是太缺乏全局眼光。

方星河大大方方的回道:“正确的批评当然有价值,正确的看待矛盾则是正确批评的基石。在我们国家的体制里,很多人都在混日子,但也有人在做事,每个战线都有理想主义者早已倾尽全力。

可是人力有其极,国家的力量也一样,在这方面,我们既要看到缺点和不足,也要客观看到进步。”

第四个问题,变得难以回应。

“你捐了这么多钱,很容易受到排斥的,现在有一些声音对你很不友好,你有没有感到委屈?”

想到这是新闻联播,方星河有点迟疑。

但是再一想,你都敢问了,我有什么不敢答的?

于是暴躁小方再次上线,开麦就喷。

“不是他们排斥我,他们不配。是我排斥他们,不愿意跟那些蝇营狗苟的家伙同框。

和光同尘,谁是光?谁是尘?

我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要脸的人我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千万别对我友好,友好也没用,在我这里,没有所谓的伸手不打笑脸人。”

方星河把采访组征服了,但是真正播出的时候,激烈的东西一点都没放。

“真没劲,下次再也不接受新闻联播的采访了。”

话虽如此,可是新闻联播的全力表扬在另一个层面实在太香——又有上万中坚被转化为4级狂热粉,贡献了近亿星光。

然后败家子一鼓作气,又给武当山道教协会捐赠了2000万大洋,用于修葺各殿,更新场馆。

身上还剩3000万,2000万支援农安修路,一条星河路横贯南北——还没开修,名字就先定下了。

1000万给母校三中和实验,妈的,当初赚他们十几万零花,现在一家一栋实验楼,快把大山的眼睛给笑没了。

至此,东亚行赚到的钱一分没剩,全都花了出去,还把此前的积累全给搭进去了。

效果嘛……挺夸张的。

全国人民都见识到了方星河的任性。

记者追着他采访的时候,嘴皮子直打哆嗦:“你好不容易赚来的钱,一分都不给自己留着花吗?”

方星河摆摆手,一言不发的离去。

懒得回答这么没劲的问题。

逼王又把舆论界炸翻了天。

他的形象愈发清晰,可也愈发模糊,爱聊他的人变多了,但是再也没有人敢对他下定义。

11月底的时候,忽然有媒体提出一个概念——

今年或许可以称之为……方星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