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珠三角

室内的空调嗡嗡嗡的响着。

龙小云埋头翻看珠三角的资料,王无痕在一旁发呆,小瞳刘德桦夏洛宁昊穿越四人组出去忙活了,最近四人上蹿下跳很是活跃,不停的从其它时空倒腾各种各样的影视产品过来,一副要把位面商业做大做强的架势。

1916 年的珠三角,如同一块被时代浪潮反复冲刷的琥珀,既凝固着千年岭南文明的温润光泽,又折射出近代化进程的锐利锋芒。

当晨光穿透笼罩珠江口的薄雾,广州十三行码头的汽笛声与疍家渔娘的歌谣便交织成独特的晨曲,拉开了这片土地一天的序幕。

珠江水网如同一座天然的高速公路,将广州、佛山、香山、江门等城镇串联起来。

水面上,满载货物的红头船与蒸汽货轮并驾齐驱。

红头船承载着往昔的荣光,船身涂着朱红色的漆,船帆上绣着金色的云纹,往返于南洋与珠三角之间,运送着丝绸、陶瓷等传统货物;

而冒着黑烟的蒸汽货轮则是新兴工业文明的象征,带来了洋布、火柴、煤油等 “洋货”,也将珠三角的蔗糖、茶叶、生丝运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广州,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城市,正经历着剧烈的蜕变。

骑楼建筑沿着长堤大马路、太平南路等街道延伸,这些融合了南洋风格与岭南特色的建筑,底层是商铺,楼上是住宅,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景观。

街道上,黄包车夫拉着客人在青石板路上穿梭,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艇仔粥,新鲜热辣的艇仔粥咯!” 河涌边,售卖艇仔粥的小艇随波摇晃,粥里有鱼片、炸花生、油条等丰富食材,香气四溢。

西堤码头一带,西装革履的商人与穿着长衫马褂的传统商人摩肩接踵,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这里的百货公司橱窗里,陈列着从欧美进口的钟表、香水,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观看。

佛山,这座以手工业闻名的古镇,依然延续着千年的繁荣。

石湾的陶窑昼夜不息,龙窑里火焰熊熊,烧制出的精美陶器远销各地。

南风古灶前,陶工们光着膀子,用熟练的手法拉坯、上釉。铁锅铸造作坊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与熔炉的轰鸣声交织,铸造出的铁锅坚固耐用,不仅供应国内,还大量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