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钱校长主持报志愿,钱队长办起新企业

就填报志愿来说也类似,有些地方需要高考之前先报志愿,不光报考大学还能报考中专中技。

海滨市所在的中原大省向来奉行四平八稳的发展政策,在高考上面也是如此。

当地高考时间晚,有足够时间去吸取兄弟省市经验和教训。

填报志愿时间也晚,老师已经阅完卷了,学生们也给自己估完分了,然后开始填志愿。

这一天学习室又热闹起来,海滨市教育局专门给泰山路居委会发布了招生学校的情况和具体专业介绍,足足有好几本书面材料可以查阅。

另外还给街道上一些张学校的招生通告,魏香米便交给钱进全贴在了学习室外墙上供学生们阅览。

这年头学生参加高考难,实际上报志愿更难!

学生们对所有学校都两眼一抹黑,除了海滨本地聊聊几所院校,他们顶多知道个清华北大。

钱进跟宋致远、魏雄图和魏清欢聊了聊之后,立马明白自己成了78年的张雪峰。

学生们填报志愿很随意,好几个人商量着要填写北大。

钱进看他们那个发茬就知道他们家没挖能处北大后代的祖坟,于是他赶紧叫停:

“别胡乱报志愿学校,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预选学校的直接录用名额!”

他对当下填报志愿也不是很清楚。

因为现在考生报志愿是先预选,预选人群里头再择优录取,国家给出的比例大约是1:1.5。

这个择优录取是要进行政审和体检,其中政审非常严格,既要审查本人政治表现,又要审查家庭成分、历史和社会关系。

这方面钱进不考虑,由更了解的宋致远和魏雄图考虑,他带着魏清欢教学生们怎么选择志愿。

在场的人一旦大学毕业都是八十年代大学生,绝对前途无量。

但也得选好专业。

理工科好选,八十年代就会出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顺口溜。

国家现在理工科专业人才缺口巨大,这方面闭着眼睛选即可,主要跟兴趣挂钩。

这部分学生毕业了能进科研院所、国有工业企业,未来不能说飞黄腾达,可是过上小康生活甚至提升阶级不成问题。

文科没那么好选。

文科里面有一部分人好选,笔杆子过硬的报师范院校。

现在大学生只要进入大学就有补贴,师范院校在这方面没有优势。

它的优势在于中文系是个多面手,毕业后可以进入学校当老师——收入不高但节假日多并且八九十年代老师的社会地位高。

再一个中文系毕业生能进报社还能进机关单位给领导当秘书,现在多所师范院校就开设了秘书科。

另外钱进知道今年就要改革开放了,再过几年国家会急速推进四化建设,这样很需经济管理人才。

所以只要数学好、对数字工作感兴趣的或者家里出过财会工作者的文科学生,他就安排报财经类专业。

一旦大学毕业,这类专业毕业生多数分配到银行、审计、财政之类的部门,只要进去了,那他们这些人可以爽到退休。

再就是改革开放后,海滨市将迅速利用优良港口城市这个优势,成为沿海城市开放试点,对外贸易、国际贸易会成为九十年代国内各城市挑大梁的存在。

那时候敢于下海经商的,只要别作,基本上三两年都能开上桑塔纳。

所以钱进又指导对赚钱感兴趣、对外语有兴趣的学生报国家贸易相关专业。

再一个他鼓励学生们去上警校、学法律。

当下警校毕业不用考试直接分配当警察,学法律的大学生未来不是做律师,而是进法院检察院。

都是好单位。

当然报考的前提是根据分数而定。

这点是最难的!

因为所有学生都没有参考标准,各大高校已经十年没有录取分数了。

钱进便引导学生们避开北上广——现在很多学生和老师只知道北上广这三个大城市,所以报名的时候也盯着这三个城市进。

这导致竞争压力很大。

实际上如今东北西北西南都有不错的大学在蛰伏。

高考结束至今,学生们对于自己能考多少分大概有数了,因为今年高考题目少,大家能够记住题目也记住自己的答案。

最近几天阅卷结束,标准答案已经开始在小道消息里流传,他们能估出自己分数。

有信心的自然向着名牌大学高歌猛进。

没信心的钱进就让他们专门往小地方的大学报,他知道八十年代大学生多金贵,别管是哪个学校出来的,只要背着学位证那就是国家干部!

其它学校也在紧锣密鼓的填报志愿,各学校之间互通有无。

魏清欢得到了一个消息告诉钱进,当场把钱进震惊了:

“有一所公社中学的老师都是民办教师,中专、师专学历都没有,他们不了解大学填报志愿的门道,竟然让学生们第一志愿全填写清华、第二志愿北大……”

志愿一旦填报就不能修改了。

钱进让魏清欢和居委会给能联系上的学校打电话,让他们一定注意带那些没什么信心学生避开大城市的大学。

今年国家已经给出录取学生目标数字了,不会超过三十万。

所以尽量找小城市、不知名的院校,先找个学校混进去当大学生再说。

今天钱进又请了假。

他一天都在忙着帮学生报志愿,下午的时候周边不少下乡知青都来学习室咨询报志愿。

倒不是专门奔着钱进来的,钱进名头还么那么大。

是他们经过报纸宣传,知道泰山路有个专门帮助高考考生的教师组,他们是奔着学习室来的。

钱进本着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心思,也帮他们参谋了学校和专业。

但他对所有学生都是一个态度:只提供建议,不诱导、不强迫,尽量公平客观的将自己对学校和专业的了解告诉考生们。

志愿单被统一收走。

接下来他们要等待的就是预录取通知书。

而钱进这边等到了一张新的小集体企业成立申报审批单。

这次是人民流动修理铺!

从维修自行车开始。

月初他就委托魏香米帮忙申报一家新的小集体企业,花费十多天时间,上级单位终于审批通过了。

下班的时候邱大勇来到办公室,拿起搪瓷缸子仰头就是一阵吨吨吨。

钱进问道:“今天的活怎么样?”

邱大勇一抹嘴说:“八个队,肯定我们是第一。”

“钱大队你发明的这些小车太厉害了,非常好用,一个劳力能当两三个用,怎么上头还没给消息说要批量生产?”

钱进摊手。

他也不清楚只是给单位提供了明显能改革劳动力的发明,结果上头就是不给回复。

“还好商业局领导给回复了,”钱进将审批书交给邱大勇。

邱大勇打眼一看,白纸黑字:关于设立泰山路第二集体企业‘人民流动维修铺’的批复。

落款处鲜红的公章还洇着印泥,像朵开在雪地的腊梅。

赏心悦目。

他搓了搓眼睛又看了一遍,脸上露出笑容:“嘿,钱大队,咱们的维修铺终于成立了?”

钱进点头:“对,成立了,话说你安排的人手怎么样了?”

邱大勇说道:“天天在国营修车铺里转悠,跟着老师傅学的仔细着呢,肯定没问题。”

他挑选了五个手脚灵巧但体格一般的知青去学修自行车。

钱进问道:“老师傅们传授手艺吗?这事怎么没给我说?”

邱大勇嘿嘿想:“这怎么跟你说?不能事事都让你操心。”

“师傅们肯定不乐意白白传授手艺,咱嘴巴甜点,给师傅甜茶倒水请抽烟,再时不时帮师傅干点活,师傅怎么也得漏点本事出来吧?”

钱进沉思了一下,说道:“走,下班了,我直接去居委会,你把选的人给我带过来。”

自行车大军在城市里奔袭。

路上时不时就能看到推着自行车的人。

要么扎胎了,要么被拔了气门芯,少数是出了机械问题比如卡坏车链子之类,总之这门买卖当下能干。

他一路观察一路回到泰山路。

在他停下车不多会,邱大勇骑着车子带着五个青年热气腾腾的赶来了。

钱进都懵了:“你去印度进修来着?”

摩托车上坐七个人的场景他见过,可自行车上坐五个人这场景当真是头一次见。

邱大勇坐在车座子上蹬车,然后车梁上坐了两个,其中前面那个两条腿搭在车把外将背倚在后面青年的怀里,另外还有两个青年挤在后座上。

自行车后座已经做了加长,可两个人挤在上面还是吃力,那亲密无间的样子让钱进不得不进行一些联想。

邱大勇没明白他意思,下车后问道:“啊?去印度干啥?我没去过啊。”

钱进无奈:“这自行车上能坐这么多人?”

邱大勇说:“我最多只能载四个人,所以他们五个轮流着跑步,始终有个人跟着车子跑。”

钱进问道:“你这车能载四个人?牛逼!”

这自行车命不久矣。

五个小伙子都眼熟,身上军绿棉袄打着补丁,脚上踩着烂棉鞋。

到了跟前后邱大勇一声令下,纷纷挺直腰板敬了个礼:

“待业知识青年,向钱总队报到!”

钱进下压手腕:“不用这么正式。”

“那什么,我跟居委会魏主任申请一下,把你们五个的户口先挂在泰山路集体户下,然后你们加入我的劳动突击队,给你们安排一份小集体企业的工作。”

“劳动突击队工作是一天五毛钱补贴,然后小集体企业一个月是30元,所以你们保底一个月有45元的收入。”

青年们面露喜色:“好呀!”

“谢谢钱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