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随大众就在城外等看势态变化,红贼退军再回开京生活。
磐弓城就一道山城门,穿过石城经山道便是楛禅寺,依悬岩陡壁缝隙建成的山门,往常的守门僧人还在,现在只是增加了许多武林人士协助看守。
临时的简易木棚在这个时节,只能算是个遮挡,就连很多帐篷也无法抵御寒冷。
有时,难民为了抢捡岭坡上的楛木,也会推扯出手争执不下,只为亲朋家人烧火取暖。
也有的是为了向富人换钱。
“呜呜呜呜…这可咋活呀?”
“婆婆不哭……”
“老婆子…你这是咋啦?”
“呜呜呜…孩他爹,咱们的干粮不见了,这可咋办呀?”
“不是…你说清楚,钱财丢没?是被人偷了还是让牲畜吃了?”
“钱没丢…就丢了干粮?咱这边没看到人过来啊!呜呜…呜呜……”
“唉呀!你别哭了,看好孩子就行,我去找找看。”
老两口不是太老,儿媳在生产时死了,去年儿子参军再没有回过家,为了孙子不出意外…老两口早早的便出了开京来到此处。
不愿南去避祸,只为战后儿子有家可回……
老头围着自家木棚百米转了一周,最近的三家邻居已是很熟不用仔细观察,再外瞅…就有了三五老少一家人的难民。
唯独一处石岩上,躺坐着两个锦衣中年男人,两人的年龄、穿装以及没有家眷?
这让老头起了疑心,最少过去看一看避免遗漏出现……
当老头走近转了半圈时,便发现岩石后堆着七八个口袋,其中就有一个是自家的袋子。
“喂…老头,瞎看什么?是不是想偷我们哥俩的食物啊?”
“呵呵呵呵…都是避难何来偷盗一说,我是看着我家干粮没剩多少,就不劳您二位看护了。”
老头不想惹事,尽量在不得罪两人的情况下,拿回自家的干粮。
“什么?我看你是活够了。”
“二位先别生气,我若是想死也就不出来了,干粮是为孩子留的,如果没有孩子…我也不会来打扰二位的清闲……”
老头的话语也是上道,按理说此言很重也讲究,若是常人偷窃就该奉还不可小瞧老人。
而此二人却是霸气,起身跳下岩石堵在老头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