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京城对联大赛

"妙!"陈子昂不禁击节赞叹,"不知先生高姓大名?"

青衫客微微一笑:"山野之人,不足挂齿。倒是久闻陈公子以对联扬名江南,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掌柜的忙命人将赏银奉上,青衫客却摆手道:"银钱就免了,不如请陈公子出个上联,容某再领教一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子昂见此人气度不凡,心中暗自称奇,略一思索便道:"那便以眼前景为题——'风吹马尾千条线'。"

这上联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马尾"既指马匹尾部,又暗喻马尾巴草;"千条线"既状其形,又暗合"雨丝"之意。

堂中众人尚在咀嚼,青衫客已脱口而出:

"日照龙鳞万点金。"

"好!"喝彩声几乎掀翻屋顶。陈子昂眼中精光一闪——这下联不仅工整,"龙鳞"对"马尾","万点金"对"千条线",更难得的是气象恢宏,非寻常书生所能及。

青衫客似乎来了兴致,主动出题:"某这里也有一联——'水底月为天上月'。"

陈子昂不假思索:"眼中人是面前人。"

二人相视一笑,竟有惺惺相惜之感。

堂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连掌柜的都忘了招呼客人,只顾着记录这些妙对。

"二位高人,不如对个拆字联助兴?"一位老者提议。

陈子昂点头,提笔在红纸上写下:"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满堂哗然。

这上联不仅拆解"寺诗"二字,更巧妙嵌入唐诗意境,末尾又回环到"寺"字,难度极高。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青衫客。

青衫客沉吟片刻,忽然眼睛一亮,挥毫写下:"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绝了!"陈子昂拍案叫绝。

这下联拆解"林禁"二字,更难得的是"斧斤以时"暗含《孟子》中"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治国之道,与上联的佛家意境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