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愿降大景

战局陷入僵滞,整片神洲西北的万里地域掺杂多国势力对抗。

陇王赵雨镰仰天长叹,本以为能尽快覆灭元赵,回京献俘,没成想又陷入了僵局。

天险,每个国家都会有,偏偏元赵国这座不好凿穿。

瀚海是一条横亘元赵中部的巨河,因为太过宽阔因此被没见过汪洋之人称为海;

瀚海最宽处达到百里,是元赵历代上三境修士使用修行伟力硬生生开拓出来的河流,贯穿元赵东西,也带来了这座国家的百年发展。

景朝西北军士,大部分都是旱鸭子,哪怕有悬空楼炮船这样的利器,想要渡过这样脚下一片茫茫的水面,也绝非易事。

更别提元赵多年来,在这座巨河表里内部加入的防御工事、巫蛊手段、阵法等等。

元唐卓更是一位难缠的对手,领兵本领哪怕放在诸多景朝将领中也是名列前茅,西线大军溃败的短短几天之内他就收拢出十万败兵度过了瀚海,烧毁浮桥、收集船只于对岸坚壁清野。

西北经都府诸多幕僚估计,如果不计代价强攻,或许花费比敌军多达三倍的代价,可以强行渡河占领瀚海河岸。

赵雨镰当然不能接受如此巨大代价,岂能为纯粹的胜利蒙上如此污点?

于是他采取了怀柔政策,试图劝降河对岸。

只不过,想要劝降元唐卓,几乎就和劝降赵国主元真一样困难。

陇王赵雨镰深感无可奈何之际。

转机突然来临。

元赵门下省侍郎刘泓,暗自遣人来信,欲降大景!

原本的三胡国,元赵国力最强,然而中原化程度亦是最深,尤其吸纳相当部分陈朝北逃遗民。

至今,元赵国内已经形成规模近百万的遗民后裔,是除成契之外第二大群体。

陈朝遗民在历代赵国主强行捏合下,与羯族人通婚、交易,但原本生存于草原上的游牧部族依然不曾视其为国人,遗民后裔也未彻底将自己视为胡国子民,内心深处仍旧暗鄙前者为胡蛮。

这一结果既因习俗文化底色差异,又有景朝仍在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