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再次的大逃亡

林渊踏上西蓬国土地之时,大景京师的时间也有序向前。

时间过去一月,魏王世子妃宸宁的肚子显怀,这让府内诸人很是高兴,消息快速呈递进了皇宫与大梁城王宫。

大梁王府让长郡主林竹留在了京师陪伴世子妃。

皇宫大内得知这一消息的皇帝,失手打翻了一杯茶盏,沾湿许多奏章。

宸宁猜想自己的父皇估计又要挨个批注这是自己错手沾染茶渍以免臣子们心中惴惴。

第二日,元朔帝便与太子摆驾来到了魏王府。

太子赵雨岸送给妹妹的成婚钱未送出去,这次又将其运来。

宸宁穿着世子妃的礼服,与大姑子林竹在王府正殿承运殿拜见自己的父皇和皇兄。

成婚近两月,赵姝秀只在成亲三天后回过门,婚后都是住在王府,连上林山都没有再回去。

在世子支持下,她将著史之务带回了王府,以更方便查阅王府典藏与安顿著史文吏。

京师魏王府当然比上林学宫给出的待遇优厚,且上林无法给出的官身,在王府可以得到。

这亦是一个适应过程,未来入住大梁王府的适应阶段。

……

成婚两月,宸宁的肌肤没有因为有孕而影响,反而愈发白皙紧致,仪态端庄得体。

王府风水怡人,灵气聚敛,王府奴仆规矩周到,侍候得体,气色反而日渐红润,体态纤盈。

赵雨岸看到妹妹没有因为妹夫的离开而受到委屈,气色完好,心里不由松了口气。

他关心问道:“我那外甥已经快两个月了?饮食出行都要注意啊,不要劳累,能不出府就不出府了,反正这儿地方也大,比整个上林学宫都不小。”

囊括了山峰、河水进府的京师魏王府何止是一座府邸,城中之城也不过分,哪怕是他那扩建之后的太子府也有所不及,底蕴更是尚显浅薄。

赵姝秀轻轻点头,“我知道的,二哥。”

她面向自己一直不曾开口,端坐在上首位置的父皇,仔细瞧了下他的气色,说道:“二哥,你更应该关心关心父皇,时时劝诫保重至尊之体,莫要过于劳累啊。”

赵雨岸平常面对朝政时能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但是对于献殷勤一事居然是外行,闻言挠了挠侧颊,嘿嘿一笑。

元朔帝赵思箴对女儿的暗示只和煦一笑,并不在意她那点小小心思,他实际上对于亲情的爱护也不擅长体现于言语,而在于细致入微的举动。

赵思箴会离开皇宫,亲身前往上林山、来到魏王府看望女儿,反倒难以将过于细腻的呵护之语说出口。

这大概是每一个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大景人的通病,对直言表达有一种耻感,认为这是不合乎礼仪的,是未教化的。

元朔帝通常通过别的方式照顾子女,比如年节时不落下的赏赐,对他们深处皇宫大内的保护不允许污浊接近,让他们开府拥有权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