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溯到几年前,那时的林羽,还是个初涉世事的青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跟随父亲外出办事,途经城中的一条破败小巷。巷子里弥漫着一股腐臭和潮湿的气味,低矮的土坯房摇摇欲坠,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其吹倒。林羽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孩子在垃圾堆里翻找着食物,他们的小脸脏兮兮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对食物的渴望;不远处,几位孤寡老人蜷缩在墙角,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身上只盖着几件破旧的棉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林羽的心。他从未想过,在这繁华的盛京城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多的苦难与无奈。那些孩子们本应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成长,那些老人们本应安享晚年,可如今,他们却在这冰冷的现实中挣扎求生。那一刻,林羽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决定要为这些可怜的人做点什么。
回到家中,林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想法告诉了父亲。林父听后,心中既欣慰又感动,他深知自己的儿子心地善良,有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于是,林父全力支持林羽的想法,不仅拿出了一笔丰厚的资金,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善堂的筹建四处奔走。
在林羽的不懈努力下,善堂终于在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善堂的建筑风格古朴而温馨,青瓦白墙,飞檐斗拱,仿佛一座世外桃源。院子里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开,花香四溢,让人心旷神怡。善堂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院是孩子们学习和玩耍的地方,后院则是老人们的住所,环境清幽,适合养老。
善堂建成后,林羽又四处招募善良有爱心的人来照顾这些孤儿和孤寡老人。他亲自挑选了几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来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还聘请了几位医术高明的郎中为老人们看病抓药。在他的精心安排下,善堂的一切都井井有条地运转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善堂的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孤儿和孤寡老人被送到了这里。林羽看着善堂里的人们生活逐渐安稳,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座善堂,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更是这些可怜人的希望之所。
善堂初入,笑语盈堂
这一日,林羽像往常一样,提着精心准备的食盒,踏入了善堂的大门。刚一进门,一阵欢声笑语便扑面而来,仿佛一阵春风,吹散了他心中的疲惫。
只见前院的空地上,一群孩子正围在一位老先生的身边,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眼中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老先生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长衫,头发和胡须都已花白,但精神矍铄,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他手中拿着一本破旧的书,正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着故事。
“话说那齐天大圣孙悟空,一个筋斗云便是十万八千里,他手持金箍棒,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老先生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仿佛带着孩子们穿越到了那个神奇的神话世界。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有的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仿佛看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壮观场景;有的则忍不住挥舞着小手,模仿着孙悟空挥舞金箍棒的动作;还有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旁边小伙伴的肩膀上,小声地讨论着故事中的情节。
“老先生,那孙悟空后来怎么样啦?”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忍不住问道,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两颗黑宝石。
老先生摸了摸小女孩的头,笑着说:“别急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那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整整五百年啊……”
孩子们听到这里,都发出一阵惊叹声,有的甚至露出了心疼的表情。林羽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模样,心中满是温暖。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般喜欢听故事,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如今,看到这些孩子们能在善堂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享受着知识和快乐,他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哥哥,你来了!”一个眼尖的小男孩看到了林羽,兴奋地喊了起来。孩子们听到喊声,纷纷转过头来,看到林羽后,都像一群欢快的小鹿,朝着他跑了过来。
“林羽哥哥,你今天给我们带什么好吃的啦?”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拉着林羽的衣角,眼巴巴地望着他手中的食盒。
林羽笑着蹲下身子,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说:“哥哥今天给你们带了好吃的点心,还有新鲜的水果呢。不过,在吃之前,哥哥要考考你们,刚才老先生讲的故事里,孙悟空有什么本领呀?”
“我知道我知道,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一个小女孩抢着回答道。
“还有呢,他还会筋斗云,一个跟头就能飞好远好远。”另一个小男孩也不甘示弱地说道。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回答着,现场的气氛热闹极了。林羽看着孩子们积极的样子,心中十分欣慰。他从食盒里拿出点心和水果,分发给孩子们。孩子们接过食物,都开心地吃了起来,有的还不忘把点心掰成小块,喂给旁边的小伙伴,那纯真的笑容和友爱的举动,让林羽心中充满了感动。
故事游戏,欢乐时光
分发完食物后,林羽决定给孩子们讲一个自己小时候听过的故事。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从前啊,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庄里住着许多善良的人们。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只凶猛的大灰狼,它经常在夜里出来偷吃村民们的家禽,吓得大家都不敢出门……”
孩子们听到这里,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地盯着林羽,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小村庄之中。林羽看着孩子们专注的样子,故意放慢了语速,将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有趣。
“就在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位勇敢的小猎人。他决定要为大家除掉这只大灰狼。于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小猎人带着他的弓箭,悄悄地来到了大灰狼经常出没的地方……”林羽一边讲,一边用手比划着,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勇敢的小猎人。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有的握紧了小拳头,为小猎人加油鼓劲;有的则害怕地躲进了旁边小伙伴的怀里。当林羽讲到小猎人最终成功地射杀了大灰狼,村民们欢呼雀跃时,孩子们都兴奋地跳了起来,欢呼声、掌声响成一片。
“林羽哥哥,你讲的故事真好听,再讲一个嘛!”一个小女孩拉着林羽的手,撒娇地说道。
林羽笑着点了点头,说:“好呀,那哥哥再给你们讲一个《小红帽》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总是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所以大家都叫她小红帽……”
讲完故事后,林羽又带着孩子们玩起了游戏。他们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林羽自告奋勇地当起了“老母鸡”,张开双臂,保护着身后的“小鸡们”。孩子们则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紧紧地跟在林羽身后,一边跑一边笑,尖叫声和欢笑声回荡在整个善堂的上空。
小主,
“老鹰”一会儿向左扑,一会儿向右扑,试图抓住“小鸡们”。林羽则灵活地左右移动,巧妙地躲避着“老鹰”的攻击。孩子们在林羽的保护下,虽然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和快乐。他们紧紧地抓住前面小伙伴的衣服,生怕自己被“老鹰”抓走。
游戏进行得十分激烈,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林羽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心中充满了喜悦。他知道,这些简单的游戏,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却是无比珍贵的快乐时光。在这个善堂里,他们虽然失去了父母的关爱,但却在这里找到了新的温暖和快乐。
管事交流,心系善堂
玩了一会儿游戏后,林羽带着孩子们回到院子里休息。他看到善堂的管事王伯正从后院走了过来,便迎了上去。
王伯是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他原本是个落魄的书生,生活困苦,是林羽在街头偶然遇到了他,见他心地善良,又有些学识,便将他请到了善堂做管事。王伯对善堂的事情十分上心,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对每一个孩子和老人都关怀备至。
“王伯,最近善堂里一切都还好吧?”林羽关切地问道。
王伯连忙行了一礼,说:“公子,善堂里一切都好。孩子们都听话懂事,学习也很用功;老人们的身体也都还算硬朗,只是……”说到这里,王伯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的神情。
林羽见状,心中一紧,连忙问道:“王伯,只是什么?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您但说无妨。”
王伯叹了口气,说:“公子,最近善堂里的粮食和药材都有些短缺了。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可如今粮食不够,只能让他们勉强吃饱。还有那些老人们,身体难免会有些小毛病,需要经常抓药调理,可药材不够,也影响了他们的治疗。”
林羽听了,眉头微微皱起。他深知粮食和药材对于善堂的重要性,这些都是维持善堂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他沉思了片刻,然后坚定地说:“王伯,您放心,粮食和药材的问题我会尽快解决的。我会安排人去采购足够的粮食和药材,保证善堂里的人不会饿着、病着。”
王伯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感激地说:“公子,您真是我们善堂的大恩人啊。有您在,善堂里的这些人就有了依靠。”
林羽拍了拍王伯的肩膀,说:“王伯,您别这么说。善堂是我一手创办的,这里的人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我自然要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他们。以后要是再遇到什么困难,您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接着,林羽又和王伯详细地讨论了善堂的其他事宜。他询问了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得知有几个孩子天资聪颖,对读书有着浓厚的兴趣,便决定为他们请一位更好的先生,专门教导他们。他还关心了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叮嘱王伯要注意给老人们添衣保暖,尤其是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千万不能让他们着凉。
在与王伯的交流中,林羽对善堂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深知,要经营好这座善堂,并非易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愿意为了这些孩子们和老人们,付出自己的一切。
承诺践行,情暖人心
讨论完善堂的事情后,林羽又来到后院看望那些孤寡老人。老人们看到林羽来了,都纷纷围了过来,拉着他的手,亲切地和他打招呼。
“林公子,您又来看我们啦,真是有心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感激地说道。
林羽笑着说:“奶奶,您别这么说,我来看看大家是应该的。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啊?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老奶奶拍了拍林羽的手,说:“我身体还好着呢,多亏了善堂里的郎中,经常给我看病抓药。还有这善堂里的伙食也不错,我每天都吃得饱饱的。”
林羽听了,心中十分欣慰。他又和其他几位老人聊了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从后院出来后,林羽立刻着手安排粮食和药材的采购事宜。他写了一封信,交给自己的贴身小厮,让他尽快将信送到城中的米铺和药铺,让他们按照信上的要求准备好足够的粮食和药材,并安排人送到善堂来。
小厮领命而去后,林羽又回到前院,和孩子们一起做起了手工。他教孩子们用彩色的纸折出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们学得十分认真,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他们折好的纸鹤、纸船、纸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