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知我意》,更像是傅西洲的一生。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是《西洲曲》的最后两句,按道理来说,这部《南风知我意》的男主角更应该是傅西洲,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变成了傅云深。
剧中的傅西洲,对于他的这个弟弟,有些冷漠了,弟弟躺在医院里,他去看了,不可能恨成这样,也不可能不管的。
于是,我给他加了点戏,让他去分清真正的“爱与恨”。
《寻隐者》这个标题,是来自于《寻隐者不遇》,是傅云深名字的由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里的“隐者”,就是李嘉了,他本身是人格分离患者,是应该将自己完全的藏起来,只有不被人发现,才能好好生活。
当然,咱们这篇故事,这个“隐者”当然是会遇见的,不仅会遇见,还会一直走下去。
这里简单的做个科普,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精神分裂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对社会和自身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人格分裂则不同,人格分裂在医学上通常指多重人格障碍,也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人格之间的关系、是否产生冲突以及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才是更重要的问题。
就《我在香港遇见他》这部电视剧里的剧情来说,李嘉的妈妈和哥哥,属于精神分裂,是成年之后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病发。
而李嘉,从小他的另一个人格就是存在的,似乎是专门分裂出来保护小李嘉的,让他能忽视母亲带给他的伤害,让他能安安静静的生活下去。
《我在香港遇见他》,这部剧,我相信原本是想拍成恐怖片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只能以现在这种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与《灵魂摆渡》一样,《我在香港遇见他》也是单元故事。
李嘉是一个引子,将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
所以,剧中对于男主角的挖掘,是很肤浅的,就连最基本的病症和病理也没有讨论清楚。
不过,这部剧却让人看到了小宝的另一面(有那么两张斯哈斯哈的剧照和镜头),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