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缺忽然记起元婴境界的心法要诀,在心中默默念诵。
董河半截身子探出船篷外,向两岸张望着,说道:“船夫大哥,看你很面生,不是咱们三桥镇的人吧?”
“是,但以前一直在临州。”
“做什么买卖?”
陆缺淡笑道:“当过几年修士,无奈太笨,修不出成就,只好回故乡生活。”
董河见陆缺语气诚恳,信以为真,憨厚笑道:“原来船夫大哥是见过世面的人,不像我们,一辈子都在桑田里打转,采桑叶剥蚕茧,呵呵呵,我这样,我的孩子将来恐怕也要这样。”
面容还得几分青涩的吕杏,不悦地哼了一声:“我才不让我孩子做桑农,等他长到四五岁,就送他学塾念书,将来考功名。”
“功名哪儿是好考的?”
“我偏要送他进学塾。”
“依你,依你…”
董河的兄长两个孩子都是女儿,而吕杏头一胎就添了男丁,绝对是董家的功臣,董河现在哪儿敢和她犟嘴。
小夫妻拌了两句,孩子醒了,刚满月的婴儿突然惊醒,要么是尿湿,要么饿,这次是后者。
吕杏犹犹豫豫地捏住衣襟,抿着嘴,大概是害怕陆缺偷看。
陆缺摇头笑道:“我的船,船篷前后都装了布帘。”
董河左右一瞧:“船夫大哥真周到,我刚才都没注意。”伸手拉上布帘。
孩子的哭声停了,很快又睡过去。
不多久。
陆缺撑船抵达榆弯村,董河吕杏夫妇付了一百五十文船钱,抱着孩子下船,走出柳芽初绿的村子。
陆缺望着董河背影,目汇灵光,从皮囊之下看见董河的生魂。
原来是位故人,怪不得觉得熟悉。
………
(注:灵丹入鼎,常养圣胎。婴儿现形,出离苦海。语出《性命圭旨》,是现实里的道藏)